杭州常住人口新增“10萬+” 三城區領跑映射格局變化

中新網杭州3月11日電(記者 王逸飛)11日,杭州市統計局發布2024年杭州市常住人口主要數據情況。2024年末,其常住人口為1262.4萬人,較2023年末增加10.2萬人。
從城鄉構成看,2024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為1070.2萬人,鄉村人口為192.2萬人,該市城鎮化率為84.8%,與2023年相比上升0.6個百分點。
年齡構成方面,杭州0—14歲的人口為157.0萬人,占總人口的12.4%,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15—59歲的人口為847.2萬人,占總人口的67.1%,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58.2萬人,占總人口的20.5%,比上年上升0.9個百分點。
根據最新統計,杭州13個區(縣、市)中,有12地實現了常住人口增長。其中,蕭山(增加2.4萬人)、余杭(增加1.7萬人)、臨平(增加1.5萬人)常住人口增加數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區均非傳統意義上的杭州主城區,三地有此般表現,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杭州發展的格局之變。
其一是城市空間規劃格局之變。
過去數十年,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杭州主城區一般是指上城、西湖、濱江、拱墅四區范圍。而隨著加速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能級提升的需要,該市著力推進主副城協調發展、組團特色發展,持續構建網絡化、組團式、多中心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去年,國務院批復的《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把蕭山、余杭、臨平、錢塘與主城區緊密聯動的板塊納入到城市核心空間,以期更好發揮創新研發、金融服務、高端商務等城市核心功能作用,并進一步完善輔城城市功能,形成多個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綜合性新城區。這樣的頂層規劃也成為人口流動的重要影響因素。
其二是城市產業發展面貌之變。
人口集聚的關鍵之一是區域經濟規模及產業水平。蕭山、余杭、臨平常住人口增量領先的背后,也得益于當地產業發展活力的持續提升。
蕭山是浙江制造業高地。近年,其以平臺為載體提高創新能級,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規上化、規上企業高新化等,新型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去年GDP達3355.67億元的余杭是浙江“經濟第一區”“數字經濟第一區”,依靠數字經濟“家底”,以及在未來產業賽道的發力,余杭去年也成為浙江首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2000億元的區(縣、市)。
臨平則是杭州制造業的重要板塊,圍繞打造杭州城東新中心目標,該區加快建設“全域數智之城”,成為杭州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的代表區域。同時當地文化產業、時尚產業發展迅速,成為人口的重要引力源。
其三是人才生態建設強度之變。
杭州是人才吸引力最高的中國城市之一。過去五年,其每年招引35歲以下大學生均超30萬人。該市還連續14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近年,其持續迭代人才招引、留用、服務政策,如推出青荷驛站,為求職面試的外地青年提供免費住宿;將人才一站式服務布點至多個高鐵樞紐,讓人才抵杭即享禮遇。
該市各區(縣、市)也在人才生態建設中不斷加力。如余杭今年提出將給予研發、產業化、房租、基金、貸款貼息等支持,全方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為支持人才創業,當地明確對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實際發生投資損失的,給予管理機構一定支持,也就是說政府將為企業分擔部分風險。
今年,杭州官方表示,該市將力爭引育頂尖人才15名以上、各級領軍人才500名、35歲以下大學生35萬名以上。(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2日 10:34:22
- 2025年04月11日 19:42:41
- 2025年04月11日 16:22:13
- 2025年04月11日 13:27:42
- 2025年04月11日 12: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