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陳杏蓮:漸凍病人的小屋溫暖了六百余個家庭
中新網九江3月11日電 (熊錦陽 吳圓生)為社區老人聯系愛心理發師、為殘障人士提供輪椅、為困難學子發放資助款......堅守公益14載,她從未停歇;成立愛心工作室,7年來先后收到200多位愛心人士捐贈,累計捐出衣物7000多件,惠及家庭600多個。軀體雖被“凍”住,但她蓬勃的生命力和熾熱的愛心卻始終飛揚,她就是“中國好人”陳杏蓮。

陳杏蓮出生于1976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是兄妹四人中最小的,因此深得父母的寵愛,一家人生活平凡卻也溫馨幸福。
2003年,27歲的陳杏蓮開始頻繁摔跤,輾轉多家醫院后,最終被確診為“漸凍癥”。“醫生說我可能活不過40歲,那一瞬間我腦子一片空白,感覺天都塌了。”陳杏蓮說,確診后她把自己關在家中好幾個月,每天都很難受。“后來我想明白了,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這個社會曾在我困難時溫柔待我,那我也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回報社會,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從2011年開始,陳杏蓮每年都會收集整理自己和朋友的閑置衣物,捐贈到當地民政局,送給需要的人。“我簽署了遺體器官捐獻書,把我的器官留給有需要的人,遺體其他部分我決定捐贈給中華醫學會做研究,希望能早日研究出‘漸凍癥’的治療方法。”陳杏蓮坦言,面對死亡,她并沒有多大恐懼,“我交代了親人,我去世后就立馬聯系紅十字會,給我化個漂漂亮亮的妝,我要美麗、優雅地和這個世界告別。”
陳杏蓮雖飽受生活磨難,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和感恩之心,雖然日子過得不寬裕,但她積極參與公益募捐,力所能及去幫助更多社會弱勢人群。
2018年初,陳杏蓮成立了“心貼心”愛心工作室,18平方米的工作室內擺滿了愛心人士送來的衣服、鞋子以及各種生活用品。
“我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和線上直播對接有需要的人,把愛心物資分發出去。”陳杏蓮說,利用互聯網,她組建了一個龐大的愛心群,只要困難人士有需求,群里就會有響應。“有一次我們下鄉做公益,我看到一個老人需要輪椅,便發了一個朋友圈,很快就有愛心人士捐贈了一個,隨后我們將這個輪椅送到了老人家中。現在我這愛心小屋已經成了愛心人士的聚集地。”
此外,陳杏蓮還會上門與殘障人士對話溝通,幫助他們重拾生活信心,在她的影響和幫助下,修水縣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積極參與社會就業,并加入到她的愛心事業中。
“我40歲生日那天,悄悄給自己買了一束鮮花。我要過好每一天,幫助更多的人。”今年陳杏蓮已經49歲,聊起14年的公益路,她滿臉笑容。“我現在最感恩的就是能夠看到第二天的太陽,只要太陽照常升起,我就會在公益道路上繼續前行,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綻放屬于我的生命光彩。”(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7日 20:12:29
- 2025年04月17日 15:03:00
- 2025年04月17日 14:59:53
- 2025年04月17日 14:28:23
- 2025年04月17日 14: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