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順:AI化身“農田醫生” 為小麥開藥方
中新網自貢3月11日電 (劉剛 曹惠君)近日,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童寺鎮東禪村村民老陳種植的30畝小麥進入快速增長期,但他發現小麥的葉片有些泛黃。于是,他用手機上的一款人工智能軟件搜索求證,軟件判斷小麥植株可能缺鉀并有少量蚜蟲出現。

手機對著小麥一掃,就會收到苗情診斷和靠譜方案。據介紹,這是最近四川富順小麥種植戶遇到問題時的基本操作。富順縣充分認識到AI的潛力,在今年2月份春耕備耕期間,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就開始組織培訓基層農技人員、種植大戶、新農人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并建立了大數據中心,為田管降本增效。
同時,通過技術培訓會、田間現場會、田間技術指導等方式,向種植主體和種糧大戶科普宣傳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軟件,建議種植戶使用AI技術對大田生產實際情況開展輔助分析,為田間管理和生產技術的集成應用提供AI智能分析,幫助種植戶進行生產決策。截至目前,富順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專家到鄉鎮開展春耕春播技術培訓15場次,覆蓋鎮村組和種植大戶超500余人次。
“前幾年種植小麥,田間管理上遇見了問題及疑惑,都是找農技人員幫忙解決。現在運用AI技術,可以很智能、精準的分析田間出現的實際問題,在品種選擇、適宜播期、栽植密度、病蟲防治等方面提供全面、準確的分析和建議,對自己在生產上的決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富順縣古佛鎮田邊村小麥種植農戶劉道金如是感嘆。

據富順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鐘莉介紹,采用最新的AI輔助設備,可以在田間實現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作物的病蟲害實時智能分析識別,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精準判斷病蟲害類型,智能統計病蟲害發生程度。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結合氣象、墑情等因素研判該病蟲害下一步發生趨勢,提出防治建議。AI輔助設備的應用,為農技人員決策提供了精準的數據分析和合理的建議意見,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了解,2025年,富順縣全年糧食作物計劃播栽面積133.2萬畝,糧食產量達到56.9萬噸。此外,富順縣還通過大數據衛星監控平臺,動態掌握稻粱園區耕地信息、糧食作物長勢、土壤墑情、氣象信息和作物產量信息,充分運用科技賦能農業生產。
富順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整合現有數字農業資源,加快推進AI推廣應用和賦能,組織指導更多的種植戶學會使用AI工具,更高效地服務全縣農業生產。(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9日 11:49:33
- 2025年04月09日 10:28:48
- 2025年04月09日 09:58:56
- 2025年04月09日 09:52:26
- 2025年04月09日 09: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