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新農人話“她力量”:帶動更多農村姐妹登上更大人生舞臺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閆姣 儲瑋瑋)3月8日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全國兩會會場內外,“她”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不少女性新農人也在耕耘的領域閃閃發光,帶動更多農村姐妹登上更大人生舞臺。

“希望女性不要被年齡、處境、行業定義人生,堅定做乘風破浪的自己。”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隴上莊園”網店負責人梁倩娟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用女性特有的智慧、韌性、細心,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依然大有可為。”
來自甘肅隴南山村的梁倩娟,2012年底返回家鄉,開辦網店,將家鄉的土蜂蜜、山核桃、木耳等農特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從最初的艱難起步,到如今網店年銷售額達600萬元,累計輻射帶動周邊300多戶民眾,其中100多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大家都會看到身邊的榜樣。”梁倩娟說,身邊一些返鄉青年和留守婦女,近年來也在嘗試進入電商行業,或者加入種養殖業,融入電商產業鏈中,以此作為她們的增收渠道。
今年,梁倩娟再次建議加大對農村電商產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來自安徽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志菊是“90后”新農人,她不僅是一位返鄉創業者,更是一位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青年代表。
2016年,張志菊為了照顧身患重病的養父回到家鄉。“我想著怎么把家鄉的土特產賣得更遠、更好。”她抓住了互聯網和電商的機遇,從微商到淘寶,再到抖音直播,逐步將家鄉的農產品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張志菊不僅自己創業成功,還帶動了周邊鄉鎮的農戶共同致富。她創辦的舒城志軍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周邊農戶免費發放苗和種子,幫助他們提高農產品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
“我們的合作社不僅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還為農村婦女提供了就業機會。”張志菊說:“合作社的阿姨們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她們在這里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拿到3萬到5萬元的年收入。”
“女性要自立自強。”全國人大代表、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說。在她的帶動下,2000多名女性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穩定增收。
近年來,尹建敏投身農業產業扶貧,先后投資4.8億元,成立4家專項扶貧企業,帶動12個鄉鎮、43個行政村開展規模化種植、養殖,幫助11000多戶貧困農民穩定脫貧。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的女性,剛開始連普通話都聽不懂,如今在產業園上班,一年有6萬元的收入。
“我每年組織員工去做公益,女性的愛和善良就像一面旗幟,從一個人的手中傳到另一個人的手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尹建敏說。(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5日 14:20:37
- 2025年04月15日 14:20:27
- 2025年04月15日 13:44:58
- 2025年04月15日 11:25:34
- 2025年04月15日 1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