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巾幗之美“內外兼修” 每一位“她”都不可替代
中新網蘭州3月7日電 (戴文昌)在甘肅,每一位“她”都閃閃發(fā)光。廣大隴原姐妹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田野間,科技創(chuàng)新的浪潮里,競技賽場的拼搏中,基層治理的最前沿,講好中國故事的舞臺上……盡展巾幗之美,無不詮釋著每一位“她”都不可替代。

6日,甘肅省婦聯以“巾幗建功 花開隴原”為主題,舉辦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115周年暨事跡分享活動,旨在展示該省婦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奮斗風采,弘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凝聚起推動甘肅高質量發(fā)展的巾幗力量。
過去的一年,甘肅省婦聯始終將每一位女性的成長與發(fā)展放在心上,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讓每一位“她”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充分展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
“此次活動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產品的平臺,也讓我感受到了甘肅省婦聯對婦女創(chuàng)業(yè)的大力支持。”來自甘肅天水市甘谷縣的創(chuàng)業(yè)者黃霞說,“婦聯通過技能培訓、資金扶持和資源對接,幫助婦女提升了創(chuàng)業(yè)能力,拓寬了銷售渠道,真正幫助我們實現了自我價值。”

談及未來規(guī)劃時,黃霞說,“下一步,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甘肅省婦聯的幫助下,繼續(xù)將麻鞋傳統(tǒng)手工藝傳承不息,帶動更多的姐妹們就業(yè)增收致富。”
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張曉燕是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一名文博工作者,20多年前,因為對長城的向往,從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來到甘肅嘉峪關市,一頭扎進長城的懷抱,再也沒有離開。她說,“新時代賦予了我們女性新的使命與機遇,每個平凡的日子都會閃耀出金色的光芒。”
近年來,甘肅省婦聯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用心用情辦好服務婦女兒童民生實事,推動該省婦兒事業(yè)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在甘肅省博物館,社會參與為其注入蓬勃活力,首創(chuàng)“志愿者督導制”,1103名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yè),女性占比89%志愿者團隊,始終以溫柔而堅韌的力量踐行使命。甘肅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工作人員王雪麟說,該館榮譽墻上的證書與獎狀,既是“娘子軍”的勛章,更是全民參與文化傳承的時代見證。
今年88歲的何鄂,是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七十年來,她從未間斷與腳手架、泥石打交道,創(chuàng)作出一件件雕塑藝術精品。如今,何鄂仍在創(chuàng)作,仍然有很多的藝術靈感。她說,“我能夠奉獻給國家的,唯有雕塑,創(chuàng)造就是我生命的源動力。”
甘肅省婦聯主席馬琨說,新時代新征程上,半邊天的成就不會有上限,半邊天的奮進沒有禁區(qū),每一位“她”都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書寫人、追夢奮斗者。隴原姐妹在不同領域都綻放著別樣的光彩,生動彰顯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風采。(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8日 16:44:33
- 2025年04月08日 15:34:57
- 2025年04月08日 14:29:15
- 2025年04月08日 14:03:25
- 2025年04月08日 13: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