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夏華:數字化讓貴州民族手工藝產品走得更遠更好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瞿宏倫 尹倩蕓)“20年前我帶領設計師走進貴州深山,被繡娘手中精美的繡品深深吸引,從此開始扎根下來培訓繡娘,打造工坊,對接訂單。經過20年發展,培訓了25000名繡娘,建立了1600座家庭工坊,探索出一條民族手工藝數字化、時尚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產業創新模式。”全國人大代表、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貴州代表團舉行的開放團組會議上說。

貴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手工藝作為貴州的傳統優勢產業,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和民族智慧,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如何讓貴州民族手工藝產品更好走向國際市場,在貴州深山深耕20年的夏華有深入的思考。
民族手工藝產品需要數字技術賦能,搭建民族手工藝數字化產業平臺。夏華說:“我們組建了中國繡娘數據庫和民族美學紋樣數據庫,這兩個數據庫建成以后,我們發現全球設計師都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創新創作,一年可以創造出1.5萬多個新的民族文化產品,大大地激活了市場。”
中國繡娘數據庫已收錄2.5萬個繡娘信息,可以標準化了解繡娘技法、工時費等信息,已經有400多個國際品牌和1600多個設計師在數據庫里和繡娘合作。民族美學紋樣數據庫,已經有8900多種民族美學紋樣。“這些圖騰和紋樣一個個收錄后,經過提煉二次設計變成現代美學符號,也成了設計師最愛的紋樣數據庫。”夏華說。

“經過努力,2024年,我們架構起了手工藝的數字化產業平臺。”夏華介紹,現在大家不僅可以在數據庫里尋找紋樣和繡娘,還可以在數字化的交易平臺購買數字確權產品以后做二次設計,全球的設計師、消費者都可參與。設計完成后再經過供應鏈形成實物產品,面對消費者開放交易,實現了數實融合的產業化平臺。
除此之外,還要與科技融合引領民族手工藝成為新消費熱點。夏華說:“我們和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AI輔助設計平臺,讓消費者能成為設計師。”消費者可以在線下空間選取紋樣后,發出指令,利用紋樣設計一條連衣裙、一條圍巾或一雙鞋。AI輔助設計不到1分鐘就可以出現設計方案,消費者選取這個方案后可以通過供應鏈做個性化的定制。夏華說:“相信有了數字化賦能,一定可以讓貴州民族手工藝產品走得更遠、更好。”(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8日 13:50:26
- 2025年04月08日 13:16:16
- 2025年04月08日 11:28:07
- 2025年04月08日 11:15:55
- 2025年04月08日 1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