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虎山“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啟程北遷
中新網鷹潭3月3日電 (熊錦陽)入春以來,隨著氣溫回升,已在江西省龍虎山景區越冬4個多月的鴛鴦、野鸕鶿、斑嘴鴨以及“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等越冬候鳥陸續啟程北遷。

瀘溪河內,大批越冬候鳥聚集于此。白天,候鳥會在水中覓食,捕食小魚和小蝦;到了夜晚,則會躲進河岸旁的水草叢中休息。在眾多候鳥中,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最為吸引人,它們在清澈見底的溪水中三五成群,悠然游動,與碧水青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和諧寧靜的生態畫卷。
“按照往年習性,每年2月末、3月初,中華秋沙鴨將飛回北方。”據龍虎山景區護林員、“鴨司令”肖冬樣介紹,3月3日上午,他在龍虎山景區多個水域發現在此越冬的中華秋沙鴨數量有明顯減少,“接下來,中華秋沙鴨北遷‘部隊’將陸續啟程。為確保候鳥遷徙時的安全,我們將持續加強日常巡邏監測,確保它們棲息安全。”
據了解,近年來前往龍虎山越冬的中華秋沙鴨族群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24年記錄到的中華秋沙鴨最大族群數量已增加到63只。“這表明,由于生態系統的穩定與鳥類食物鏈的豐富,瀘溪河已成為中華秋沙鴨的理想越冬地。”肖冬樣說,中華秋沙鴨的活動范圍也在逐年擴大,除龍虎山瀘溪河外,鷹潭市余江區白塔河、貴溪市耳口鄉、江西陽際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也陸續發現中華秋沙鴨族群的身影。
2007年11月,中華秋沙鴨首次在鷹潭市龍虎山景區現身。當地立即采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并于2008年初劃定了1800公頃的中華秋沙鴨保護區,瀘溪河龍虎山景區段常年禁止捕魚,為眾多珍稀候鳥提供了一個優質的棲息環境。(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19:42:41
- 2025年04月11日 16:22:13
- 2025年04月11日 13:27:42
- 2025年04月11日 12:53:15
- 2025年04月11日 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