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淦代表:望促進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中新網上海3月2日電 (記者 陳靜)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吳煥淦近年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他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履職與行醫是相通的,都要精益求精。因此,他在本職工作中開展調研,持續圍繞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推廣以及罕見病患者的醫療保障問題提出建議。

曾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吳煥淦,如今是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在多年履職中,他先后就名老中醫傳承、中醫藥文化傳承、針灸醫學創新發展、醫患關系等方面向各級有關部門提交了數十件提案和建議,希望積極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吳煥淦希望,能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關注和支持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去年,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吳煥淦提出了《關于提高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度的建議》,希望通過加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和宣傳,提升公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身為中醫專家的吳煥淦身體力行地推廣中醫藥文化。說起針灸,他侃侃而談:“海派灸法”在上海本土灸療基礎上,汲取浙江高氏灸法之精華,兼收西方科學研究理念,兼容并蓄,獨樹一幟。“海派灸法”以脾胃學說為理論核心,是集預防與治療為一體的特色灸療體系。
“2024年,我牽頭申報的‘海派灸法’成功入選第七批上海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這一成果不僅是對海派灸法文化價值的認可,也為進一步推廣和傳承這一傳統技藝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月,我被評定為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海派灸法’的上海市代表性傳承人。”吳煥淦提出的《關于提升針灸學科地位,引領世界針灸發展的提案》,得到了國家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的積極回復。
2018年,吳煥淦領銜參政議政課題“建立上海國際針灸醫院,建設健康上海,打造上海城市新名片”;2019年,他領銜參政議政課題“上海市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希望進一步構建有利于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針灸流派傳承、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保護尚未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海派針灸流派的傳承,建立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檔案。
吳煥淦指出,近年來雖然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力度明顯加強,但地方性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仍被保護在醫院、診所等環境中,與民眾距離較遠,科普難度大。因此,他建議通過更多展示、普及和研究,促進地方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吳煥淦還一直為罕見病患者發聲。2021年,他受邀參加全國罕見病學術團體主委聯席會議、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舉辦的研討會等會議,發現罕見病研究面臨科研投入不足等問題。2022年,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他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提高罕見病科學研究水平的提案》,建議將罕見病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構建罕見病研究創新平臺。2024年,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他提交了《關于推進健全罕見病孤兒藥法律法規的建議》,呼吁建立和完善罕見病孤兒藥的法律法規,以突破相關政策瓶頸。
“近年來,我深入開展罕見病醫療保障調研,持續受邀參加相關研討會,與同行們討論罕見病面臨的瓶頸問題。”他說,此次赴京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持續提出《關于建立罕見病多層次保障體系的建議》。通過這些努力,他希望能夠為罕見病患者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8日 10:52:05
- 2025年04月08日 10:50:23
- 2025年04月08日 10:03:24
- 2025年04月08日 09:58:33
- 2025年04月08日 09: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