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委員楊鈺尼:讓哈尼文化“潮”起來

中新網云南紅河3月2日電 題:“Z世代”委員楊鈺尼:讓哈尼文化“潮”起來
作者 繆超 陸希成
春回大地,在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紅河州,數千層梯田蓄水備耕,似一塊塊形態各異的明鏡鑲嵌在連綿高山之上,哈尼族傳統“蘑菇房”在云霧繚繞中若隱若現。
每年此時,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吸引全球游客慕名而來,他們驚嘆壯美“云上梯田”的同時,也因哈尼族歌舞流連忘返。記者走近哈尼族歌者與舞者,一位青年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全國政協委員——楊鈺尼。
今年28歲的楊鈺尼,是紅河州紅河縣鈺尼文化藝術傳承中心校長。這位在梯田邊長大的哈尼族姑娘,從小就能歌善舞。
“在我小時候,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會跳樂作舞、唱哈尼民歌。但這些年,愿意學習、會跳會唱的青年人卻越來越少了。”楊鈺尼的話語中,滿是對哈尼文化存續的憂慮。
哈尼梯田歷經1300余年,不僅造就出“大地雕塑”般的壯麗奇觀,更孕育出燦爛的哈尼文化。
出于對哈尼文化的深厚情感,2015年,還在讀大學的楊鈺尼創辦了文化藝術傳承中心,全身心投入到樂作舞、四季生產調、多聲部民歌等哈尼文化的傳承教學當中。
過去十年,楊鈺尼憑借努力和堅持,培養出3000多名學員。她還組建起一支近20人的歌舞教師團隊,引領梯田邊的孩子們憑借藝術才華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給古老的哈尼文化注入新活力,楊鈺尼大膽嘗試。她將傳統文化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組建云南民族街舞團,并與云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合作創編舞蹈《非遺也“潮”》,在第五屆瀾湄視聽周展演,獲泰國、柬埔寨等國觀眾好評。
2024年,楊鈺尼赴美國開展文化交流,“國際社會對哈尼文化非常感興趣,他們驚嘆于哈尼梯田的壯美,對哈尼族歌舞、傳統手工藝等也充滿好奇。”但她發現,跨文化交流仍需克服語言和文化差異,需要探索更國際化、現代化的表達方式。
近年來,數字化浪潮迅猛發展,楊鈺尼前往北京,與互聯網科技公司探討“科技+文化”的創新融合路徑;奔赴上海,學習如何運用數字技術賦能文化技藝傳承,“短視頻平臺和AR、VR技術,為我們提供新契機,能夠讓年輕人更直觀、更生動地感知哈尼文化魅力。”
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楊鈺尼準備了與哈尼文化相關的提案,“哈尼文化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生動縮影,背后承載著農耕智慧、民族互助精神和生態哲學。”
屆時,她將身著刺繡著梯田紋樣的長裙,赴京參會。(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0日 15:42:54
- 2025年04月20日 15:41:12
- 2025年04月20日 15:10:05
- 2025年04月20日 13:56:06
- 2025年04月20日 1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