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縣城看發展丨黑龍江海倫:“金豆”產業繪就“中國大豆名城”新畫卷
新華社哈爾濱9月8日電題:黑龍江海倫:“金豆”產業繪就“中國大豆名城”新畫卷
新華社記者黃騰
黑龍江省海倫市地處松嫩平原腹地黑土核心區,以盛產優質大豆而聞名。近年來,海倫市憑借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不斷更新良種、良法,延展加工產業鏈,讓大豆變“金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繪就“中國大豆名城”新畫卷。
種豆得豆 良種良法保豐收
九月的東北,天高云淡,涼爽宜人。走在海倫市的鄉間公路上,兩側一望無際的大豆,豆秧上結滿豆莢。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同樣種豆,方法不一樣,得的豆就不一樣。”在海倫市前進鎮勝利村地頭,海倫市農業技術中心推廣站站長劉智穎介紹,這里是海倫市大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全是大機械作業,整地平整,大壟雙行播種,透光通風,防澇抗旱又保墑,大豆單產高,糧質好。
在海倫市前進鎮,東興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春生說,他們今年種了7000多畝大豆,全程都是機械化,“只要偶爾下地看看就行。土地連片后大機械作業效率高,最終體現就是增產增收。”
海倫市種植大豆已有100多年歷史。據《海倫縣志》記載,早在1914年大豆種植面積就達150萬畝。今年海倫市大豆種植面積達280多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一半以上,比去年增長16.3%。
良法種植可以深挖潛力,而良種則是高產高效的根基。在海倫市扎音河鄉朝陽村,村委會主任楊玉金指著一大片大豆說:“今年村里種的都是新引進的高蛋白品種,蛋白含量比一般品種高不少,秋收后能賣上個好價錢。”
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研究員李艷華實驗室的柜子里,一袋袋豆種被貼上標簽,分門別類放在不同格子里。這一份份大豆種質資源,在李艷華眼里都是“金豆豆”。
李艷華培育的“東生”系列大豆品種,已成為黑龍江第三、第四積溫帶的主打品種,高油、高蛋白、抗倒伏、單產高、糧質好。海倫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生產負責人楊大勇說,目前海倫大豆平均畝產能達到350斤,有農民甚至獲得每畝480斤的高產量。
“農頭工尾” “小金豆”賣出大市場
走進位于海倫市的黑龍江中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加工情況一目了然:流水線上,一粒粒大豆經過加工、檢驗和包裝,變成一箱箱豆漿粉,裝車后等待運往全國各地。
這家公司展示臺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豆漿飲品。打開一盒豆漿,醇厚的豆香迎面撲來。“我們有固態產品和液態產品兩條生產線,現在都是滿負荷運轉,每年加工大豆38000噸。”公司運營經理尤雨說,海倫市大豆產量大、糧質好,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今年公司與農民簽訂了5萬畝種植訂單,約定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
在海倫市嘉禾豆邦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粒粒大豆經過脫皮、破碎等工序,被制成生產高端豆制品的原料。公司總經理馮秀玲介紹,用這樣的大豆原料生產豆制品,筋性更高,顏色更白亮,豆香更濃郁,“我們專注于高端豆制品加工原料開發與生產,使用我們的產品做原料可以減少許多生產環節,提高產品品質。”
海倫市大豆年產量超過35萬噸,年貿易量達100萬噸,大豆產業總產值已超過20億元,目前擁有大豆經營業戶近200家。
謀篇布局 “豆經”念得更長久
近年來,為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海倫市相繼建設了大豆批發市場等現代化大豆交易平臺,同時又重新設計規劃大豆產業園,目前吸引涉及制油、豆粉加工、豆粕加工業務的9家大型大豆加工企業入駐,年加工能力達75萬噸。
隨著大豆市場體系逐漸完善,金融支農作用顯現。海倫市于2017年開始推進“保險+期貨”試點,農民種地時即鎖定售糧底價,封死價格下跌空間,收益更穩定。2021年,海倫大豆收入保險試點項目承保面積占大豆種植總面積60%以上,16000多人次投保,保額達5.72億元。
海倫市大豆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我們要下大力氣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海倫市委書記侯紹波說,海倫市將依托地理標志品牌優勢,努力把“海倫大豆”培育成中國馳名商標,實現強縣富民。
海倫市規劃,未來幾年,將整合水利、農機等資源,重點打造一批高水平大豆科技示范園區,引領大豆規模種植;在3到5年內,培育和認定5個以上主栽蛋白品種;爭取利用2到3年時間,使大豆蛋白加工能力達到5萬噸。
- 專題:走進縣城看發展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4日 21:58:58
- 2025年01月14日 21:20:58
- 2025年01月14日 14:24:18
- 2025年01月14日 12:52:41
- 2025年01月14日 11:37:07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15:52
- 2025年01月14日 10:11:32
- 2025年01月14日 09: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