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宜興:村鎮產業興 幸福滋味濃
【走進縣城看發展】
沿陶都路一路向南,寬廣坦途直通“陶都明珠”——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放眼望去,紫砂店招琳瑯滿目,紫砂壺、紫砂陶刻、紫砂壁畫、紫砂雕塑……全鎮有10多萬人從事紫砂及其附屬產業。丁蜀,因紫砂而聞名,因紫砂而興旺。
“我們村原有4000多人,這些年,村里大力發展紫砂雕塑產業,吸引了8000多名外地人來安家落戶。眼下,全村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1200萬元。”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丁蜀鎮任墅村黨總支書記俞小軍難掩驕傲。
綿延文脈穿越千年,滋養著這片土地,淬煉出“崇文厚德 和諧奮發”的宜興精神,締造出全國百強縣前十的經濟傳奇。宜興不僅有“教授之鄉”“陶都”等美譽,還被稱作“中國電纜城”“環保之鄉”,是新興產業的聚集地。
不只是丁蜀,在宜興,幾乎每一個村鎮都有一個拳頭產業。種養殖戶抱團,手工業者聯盟,一、二、三產業融合……勤勞聰慧的宜興人民,蹚出一條條致富之路,演繹著共同富裕的動人圖景。
位于宜興城北的萬石鎮,是我國最大的石材集散批發中心。盡管當地并不產石,卻吸引來全國各地1000多家石材經銷商在此常年駐場經營,帶動全鎮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商業發達,土地不丟,近年來,“萬石水芹”美名遠揚。走進萬石鎮后洪村,盡管烈日炎炎,水芹田里依然郁郁蔥蔥。在江南人家,水芹是身邊的美味。
“別看天這么熱,我們的新品種可不怕,這塊地早上剛割完一茬。”后洪村水芹種植“土專家”謝玉西如數家珍,“原本,水芹是在冬天生長,這些年,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實現了一年四季種水芹,不僅產量持續增加,隨著水芹品質的提高,價格也連年走高。”
今年年初,后洪村又有500多畝土地被休整一新,種上了茭白等水生蔬菜,迎來了無錫惠山、宣城郎溪等地的10多位種植戶。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外地種植戶帶著種植技術和種苗回到家鄉。
“現在,我們村的水芹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多畝,年產值超過1.2億元。”后洪村黨總支書記沈潔介紹,“眼下,還有12個水生蔬菜新品種在村里進行試驗,發展大棚種植、無土栽培、機械化收割等新技術也在我們的計劃之中。”
村鎮有產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決定回家。坐在電腦前,丁蜀鎮任墅村村民劉暢輕點鼠標,向記者全面展示著他的紫砂茶寵建模作品。1996年出生的他,運用計算機制圖軟件,能靈活繪制各種三維圖樣、精準調整器型角度。
“我用電腦進行3D建模,不僅能幫助廠商矯正已有模具不對稱等瑕疵,還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器型。”自小耳濡目染,劉暢對紫砂茶寵生產流程極為熟悉,“建模完成后,通過3D打印機,我們就能打印出一個完美的模具,既為手工制陶提供參考,還能幫助廠商輕松實現量產。”
去年,90后宗佳一也選擇回到家鄉。在徐舍鎮美棲村,他熟練地駕駛起游覽車,向記者展示著村中美景。遠眺,只見青磚、灰瓦、白墻,勾勒出秀麗的江南鄉居,干凈整潔的道路兩旁,連片玫瑰叢叢環繞,間或有花香撲鼻;近觀,彩虹步道上,游人如織,木質秋千上,孩子的笑聲如銀鈴般回蕩。“如今有了錢,村里真是大變樣。”宗佳一感慨道。
江南多花,江南人愛花。能不能把一朵小花發展成鄉村大產業?2018年,美棲村黨總支書記宗華東在深入調研后,從云南引進了墨紅食用玫瑰,組織200多名村民參與種植玫瑰花苗。
“第一年試種了55畝,產量和芳香度都不錯。現在,我們的玫瑰花種植規模已經達到1000畝,吸引了大批游客往來游玩。”宗華東興奮地介紹,“土地流轉費用加上花卉種植工費,平均每個村民的年收入至少可以增加2.5萬元。”
鄉村旅游產業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玫瑰產業鏈正在勾勒。現烤鮮花餅、玫瑰花苞水、玫瑰紅茶、玫瑰醬、玫瑰超微粉……指著展架上琳瑯滿目的玫瑰產品,宗佳一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們要讓玫瑰花走出美棲,走向全國。”
截至目前,“三山二水五分田”的自然格局下,宜興因地制宜,已形成太湖瀆區、宜南丘陵、北部平原、中部圩區各有側重、各展所長的產業發展格局。全市“一村一品”特色村多達百余個,其中,還有6個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021年,宜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36000元,今年還有望突破4萬元。
(本報記者 劉已粲 蘇 雁)
- 專題:走進縣城看發展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4日 21:58:58
- 2025年01月14日 21:20:58
- 2025年01月14日 14:24:18
- 2025年01月14日 12:52:41
- 2025年01月14日 11:37:07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15:52
- 2025年01月14日 10:11:32
- 2025年01月14日 09: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