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兩山銀行”周歲記:護綠富民 點石成金 聚沙成塔
中新網衢州9月27日電(記者 林波)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位于錢江源頭,是浙江的西大門和重要生態屏障,也是浙江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走在共同富裕的趕考路上,常山如何奔赴共富路?
“縮小收入差距,關鍵是要盡快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中共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表示,“兩山銀行”就是常山打造的三個品牌之一,“‘兩山銀行’兼具‘六大行’功能,推出資源儲存、資產招商、文化資源開發、碳匯貸等17類產品,累計轉化資源總量11.3億元,形成了柚香谷、東方巨石陣、金源現代旅游根據地等一批經典案例。”
山水林田皆是資本,綠水青山亦可“投資”。從2020年9月組建至今,已滿“周歲”的“兩山銀行”正護綠富民、點石成金、聚沙成塔,訴說著山區共同富裕的別樣故事。
護綠富民 綠水青山亦可“投資”
作為中國著名的“胡柚之鄉”,常山胡柚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14萬噸,開發“柚見80+”“慶余常山胡柚膏”等產品,“微苦味、世界風”深入人心。
“常山的生態優勢和胡柚這張金名片,深深地吸引了我。”2007年,在上海從事金融行業的柚香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柚香谷”)董事長宋偉,跨界轉型做了一名“農創客”,來到常山采購胡柚,開發相關產品。
經過數年的發展,他的產業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發展窘境。
2015年,宋偉發現在韓國和日本有一種特殊香柚品種很受市場歡迎,經過多次考察后決定進行引種。
“以香柚與胡柚為原料生產的‘雙柚汁’,比單純胡柚產品含金量高,且市場前景很廣闊。”宋偉解釋說,由于香柚樹生長期較長,前五年幾乎沒有任何收益,這期間的資金也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
“幫助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是‘兩山銀行’的責任,投資柚香谷能拉動胡柚產業發展,為農民增收。”常山縣農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任小偉解釋說,在了解上述情況后,“兩山銀行”決定以2500萬元收購4819畝基地的30萬株香柚樹,再以委托經營的方式返租給柚香谷企業,幫助其解決原料、產能等問題。
事實上,該筆資金投入后,“兩山銀行”每年預計可獲得7%左右的租金收益,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如今,走進宋偉打造的常山柚香谷,香柚已經掛果,待10月份就可采摘投入生產。
“每個月工資5000元,還有4500元的季度獎和其他績效獎勵,實實在在解決了我們農民的就業問題。”常山縣白石鎮草坪村村民揭大朋在柚香谷工作已有3年時間,平日里負責香柚的種植,“這個項目就落地在我們村里,給我們附近農民帶來致富的機遇。”
而除投資柚香谷外,“兩山銀行”還集中流轉胡柚林地2000畝,開展科學無公害種植,投資打造“柚見80+”高端常山胡柚鮮果品牌,并統一收購胡柚2500噸通過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渠道銷售,為農民直接創收近410萬元。
點石成金 打破端著金飯碗嘆息窘境
除了“護綠富民”的應用外,“兩山銀行”還點石成金,通過增信經營主體,讓“沉淀化”資源有效激活變現。
20世紀80年代,常山農民背起青石闖蕩市場。1998年,常山縣青石花石市場成立。如今,該市場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青石花石專業市場,常山縣青石鎮也因此成為全國惟一的賞石小鎮。
石頭不可以抵押,銀行不貸款,民間借貸利息高,這是此前約制常山石產業發展最大的因素。
“常山觀賞石企業80%以上都或多或少有融資難的苦惱。”毛春財是浙江奕宸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事石產業已有數十年時間,他告訴記者,每家石農普遍有價值少則數十萬元、多則成百上千萬元的商品石在堆場存放著,“石農有時接到工程苦于缺少流動資金,沒有辦法做大做強,這就是典型的‘端著金飯碗在嘆息’。”
任小偉表示,長期以來,農業和生態經營主體通過依法有償形式取得的承包權、種植權、養殖權、使用權等經營權和苗木、展品等生產經營資料因不能確權登記等因素,難以通過抵押等形式得到金融認可,造成資金沉淀,后續投資乏力。
如何打破這種局面,將“死貨”變成“活錢”?
立足這一痛點問題,“兩山銀行”積極聯合當地金融中心、銀行、擔保機構、評估機構進行金融創新,搭建綠色金融服務新平臺,以擔保、承諾收購、優先處置等形式,為主體增信,打通農業和生態經營主體融資貸款的堵點。
通過“兩山銀行”平臺增信,毛春財經營的東方巨石陣景點石頭資產“點石成金”,授信300萬元,解決因疫情影響、景區提升等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
“原先都不敢想象的事情變為可操作了,這成功的一小步,為石產業的發展做大做強推進了一大步。”在毛春財看來,“兩山”轉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對幫助農民增收作用意義重大,“石頭可以抵押貸款,石產業也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聚沙成塔 碎片化資源規模化開發
走進常山縣東案鄉金源村,溪澗繞村而過,白墻黑瓦的老房子訴說著這個村落的千年歷史,鐫刻著一段歲月的濃墨重彩。漫步在金源村,仿佛置身于北宋時期,藤蔓從白墻黑瓦中鉆出,調皮地在風中舞動,空氣中時不時傳來老人家聚在一起嘮嗑的談笑聲。
金源村距離縣城約28公里,是一座始于北宋的千年古村落,也是王氏家族“一門九進士”之一王介的故里。
在溪畔的21號院子里,金源村村民鐘海花正在打掃衛生,“這房子是我們自己家的,現在租給村里作為接待游客的民宿,我就在家里工作,接待游客、打掃衛生。”
“每個月保底工資800元,多勞多得,旺季的時候每個月收入在3000元到4000元之間。”在家就能實現就業,這是鐘海花過去不敢想,也未曾想到的。
據悉,作為回鄉創業的鄉賢,金源村黨支部書記周芝英引進外地資本投資6070萬元實施了騰云·現代旅游根據地項目,喚醒沉睡鄉村資產,讓村民在家也能致富。
而隨著金源村的發展,周芝英也遇到了一些鄉村發展的“成長煩惱”。在她看來,金源村有著良好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脈絡,但也面臨著資產低效閑置的困惑,“例如村里有一些閑置的老房子,頗具歷史年限,但卻不能實現價值轉化,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盡管該村當前開發了一些系列民宿產品,但單打獨斗的開發模式還是讓金源村的發展有些“力不從心”。
讓碎片化資源規模化開發,這是“兩山銀行”正在踐行的。
而通過“兩山銀行”的集中統一收儲,金源村的“碎片化”資源將逐步形成規模,以整體的形式進行開發。
記者了解到,在“兩山銀行”成立之前,常山縣內生態資源的價值轉化,大都以單個主體、單塊果園、單幢民房等“低小散”模式的轉化為主,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兩山銀行”成立后,制訂標準,對資源進行集中統一模式的收儲。
“即農房原則上5棟以上且相對連片的可納入存儲;宅基地原則上5000平方以上相對連片的可納入存儲。”據“兩山銀行”工作人員介紹,以金源村的閑置房屋資產為例,其資產將打包“掛”在“兩山銀行”,由“兩山銀行”整體調度開發,“平臺通過整合連片、配套升級,使其更具規模優勢和可開發利用價值。”
“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對于我們而言,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歷史機遇。”潘曉輝表示,走在共同富裕的趕考路上,特別是接收到浙江省委“超常規推動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機遇意識、爭先意識、沿海意識,導入優勢資源,激發內生動力,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常山辨識度的共同富裕之路。”(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1日 09:18:47
- 2024年12月31日 15:21:19
- 2024年12月31日 12:02:03
- 2024年12月31日 10:51:28
- 2024年12月31日 10:49:54
- 2024年12月31日 10:29:21
- 2024年12月31日 10:18:40
- 2024年12月31日 10:08:54
- 2024年12月31日 09:02:10
- 2024年12月31日 0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