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哥本哈根會議上承諾的減排目標,中國正進行著一場低碳革命,節能減排技術因其在此次革命中的巨大作用而備受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獲悉,目前中國約有70%的減排核心技術需要進口,實現低碳成本巨大。
有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表示,中國在低碳化的進程中必須要實現技術自主創新,必要時引進國外成熟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再創新,最終實現國產化也不失為一條新路子。
算賬
70%的技術進口,增量投資14.2萬億美元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日在北京發布《2010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邁向低碳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未來》(下簡稱《發展報告》)。《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實現未來低碳經濟的目標,至少需要60多種骨干技術支持,而在這60多種技術里面有42種是中國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術。這表明,對中國而言,70%的減排核心技術需要“進口”。
《發展報告》主筆人、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鄒驥算了一筆賬,如果以“不惜一切代價減排”的情景測算,到2050年,減排的投資成本會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6%。按此估算,中國購買這些核心技術的資金壓力顯而易見。
《經濟參考報》記者同時從《發展報告》中檢索到,在2050年減排情景下,2010年至2050年中國在能源部門(主要是電力部門)和鋼鐵、水泥、交通、建筑行業以及通用技術方面的40余項技術上需累計增量投資14.2萬億美元。
鄒驥表示“中國需要找到一個最佳的、優化的技術方案、技術戰略來支持我們建設低碳經濟,因為技術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中國未來的排放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堅定決心體現在對清潔能源等減排項目的大量投資上,而非科研創新上。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近日發表報告稱,中國已經趕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清潔能源投資國。報告稱,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經濟方面投資超過346億美元,而位居第二的美國為186億美元。
對此,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研究員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只是在清潔能源的產能性投入上很大,但在科技創新上并沒有美方渲染的那樣大的投入。
風電的例子印證了周大地的說法。全世界每3臺新增風電機組中就有1臺是安裝在中國的,在中國每兩小時就有1臺風電機組被豎起,國家能源局在四月底的新聞發布會上宣稱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500萬千瓦,居世界第二。然而《發展報告》中顯示我國在關鍵的風電機組的控制系統、征集和葉片設計方面仍依賴于國外進口。記者查詢得知,如果今后我國仍需要進口這些技術的話,在2050年前得追加增量投資7854億美元。
技術
國際轉讓可能性小,自主化勢在必行
哥本哈根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就是發展中國家呼吁發達國家將本國成熟的節能減排技術免費轉讓給發展中國家,以補償發達國家在歷史上的巨大碳排放。
然而,此后的奧巴馬訪華和歐盟訪華的結果顯示,雙邊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合作實質性突破不大。
“免費轉讓是一廂情愿。”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俊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雙邊互訪的減排技術合作都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之間怎么可能免費轉讓技術呢?”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也表示,發達國家不太可能把技術轉讓給甚至是賣給競爭對手中國,“尤其在中國企業制造能力很強的前提下,多半還只是將有關的設備賣給中國。”
指望發達國家進行國際轉讓已經不可能,《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都表示中國走上減排技術自主化之路勢在必行。
能源經濟的業內人士甚至把包括新能源在內的低碳技術看作一次劃時代的技術革新,中國應該在此輪浪潮中抓住機遇。“新能源是一場革命,它將比10年前的信息產業革命更重大、更深遠,應該是世界農業文明以來最偉大的革命之一。如果說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電氣化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信息產業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新能源則可定義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今年年初“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向媒體表示。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的首席研究員姜謙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節能減排技術國產化的突破和革新已經不僅僅是單個企業或者行業之事,而應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
方向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模式被認可
中國核電近幾年發展迅速,截至去年年底,已擁有11座核反應堆,總發電能力達910萬千瓦,核準在建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540萬千瓦。
這繁榮背后也有著中國核電技術自主化的一份功勞。4月28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示范電站C A P1400國核示范工電站現場項目管理部揭牌成立,這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示范電站C A P1400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C A P 1400是我國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從美國引進的A P1000技術基礎上,開發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功率更大的核電技術,C即代表C H IN A中國,發電功率將由A P1000的125萬千瓦提升至140萬千瓦。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頗有感慨地告訴媒體,“我們的目標就是完成三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拿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
周大地對中國核電領域采用這種“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模式表示贊同。“核電在中國已經耽誤多年,有些東西難以在原理上再創新,那就得在人家的成熟技術上國有化。”周大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有一些示范性的運營技術,完全可以拿來借鑒,再往里面添加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
李俊峰認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中國的科研能力處于起步階段之時,最好采用合作研發的方式。“中國有市場,只要政策對頭,不愁吸引不來技術。”李俊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但這種合作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招商引資,而是類似于培育出中國自主核電技術的“中國市場、美國技術”的合作,“如果還是用人家的技術生產設備和廠房,那我們仍然是制造大國而非創造大國。”周大地說。
長期以來,中國的技術引進總會面臨各種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回憶起中美之間的很多次貿易摩擦的起源都是知識產權糾紛“中國企業以前引進國外技術的路數比較‘山寨’,購買發達國家的產品,然后拆開琢磨出他們的技術,這種超強的模仿能力既能夠讓我們低成本獲得很多國外的先進技術,但難逃日后被跨國起訴的命運。”沈丁立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這次的低碳浪潮中,中國企業采用的這種引進吸收再國有化的技術創新手段并不存在知識產權上的糾紛。
美國世界資源學會在擬定于今年7月份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對部分美國人士指責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說法做了駁斥,報告認為,這種指責毫無根據,中國是通過自主研發和購買專利獲得了相關技術。“以火電領域最先進的超臨界/超超臨界(SC /U SC )技術為例,中國已成為該技術的領跑者,中國也是發達國家之外惟一廣泛采用該技術的發展中國家。”該報告舉例。
此外,專家也認為應該抓住國家政策給市場帶來的東風,利用政治制度的優勢,自力更生地發展自主減排核心技術。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我們的市場大,發展余地大,同時政府的關注力度和行政干預力度更大,有利于我們自力更生地發展自主減排核心技術。”
周大地也認為,在我國政策和市場的聯動促進下,各地政府和企業會更有動力進行減排技術的創新研發。“中國定下的減排目標有利于巨大的低碳市場的全面開啟。技術上不如人家 , 那 就 應 該 大 力 扶 持 , 加 強 投入。”周大地表示,“幾萬億元投入到高耗能產業里還不如投入到科技研發上去呢。”
參與互動(0) | 【編輯:林偉】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