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啟動。今年北京將在600個居住小區、30%的黨政機關實施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市市政市容委昨日消息,根據北京市垃圾分類推進計劃,明年50%城鎮常住人口將實現垃圾分類達標,也就是說,在北京市4000余小區中,實行垃圾分類小區將達到3000余個。
據了解,目前北京每天的垃圾產生量是1.84萬噸,若用裝載量2.5噸、車長7米的清運車輛來運輸,裝載這些垃圾的卡車若排成一列全長為47.8公里,能夠排滿三環路一圈。
市市政市容委負責人表示,由于北京垃圾處理壓力日益增大,衛生填埋不僅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而且垃圾中的可利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威脅。今年,北京將建立分類垃圾運輸渠道,今后,試點小區和單位分類后的廚余垃圾可采取就地處理實現垃圾源頭減量,也可通過分類運輸進入大型生化處理設施進行資源化處理。
市市政市容委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鄧俊表示,目前北京已經制定出垃圾分類考核獎勵辦法,下一步會請社會第三方———環保組織等社會團體對600個試點小區進行抽查,進行達標和不達標評定,市市政市容委將給各區縣下指標,該指標將納入到各區縣工作考核中。
- 對話
推進垃圾分類“最差錢”
北京何時普及垃圾分類?推廣垃圾分類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昨日,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市市政市容委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鄧俊。
新京報:目前北京市有4000余個小區,什么時候所有小區都實現垃圾分類?
鄧俊:這個時間不太好確定,因為還需要進行一些硬件設施建設。
新京報:首批600個小區是根據什么選定的?
鄧俊:此次挑選的600個小區覆蓋面比較全,包括高檔小區、普通小區和單位宿舍。
新京報:目前推進垃圾分類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鄧俊:最大的困難應該是建設系統上、硬件設施上的資金投入。目前北京很多處理設施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的老模式,最典型的就是用人力三輪車運輸垃圾,這在一些地方已經不用了。
新京報:大概需要多少資金投入呢?
鄧俊:這個不好估算,就舉個例子,原來傳統的混合垃圾樓需要100多萬,現在個別小區使用的分類密閉垃圾樓則需要投入200萬元。還有現在一輛人力三輪車就需要1500元,而一輛電動車則需要幾萬塊。但這些投入將會換來環境效率的提高。
- 探訪
探訪1 西城阜外西社區25號院
三千居民分類投放率100%
作為垃圾分類較早的社區之一,2008年起,西城區阜外西社區25號院就開始推動垃圾分類試點。
試點之初,西城區市政市容委給每個試點小區發放了分類垃圾桶,同時給每戶居民發放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和垃圾袋:綠色垃圾袋裝納廚余垃圾、灰白色垃圾袋裝納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則由居民自己分類,小區外有商務部門的廢品回收點。
在政府部門推廣試點之前,家在25號院的魯大爺就已經開始了垃圾分類。“廚房、客廳、衛生間的垃圾進行完全獨立的分類,能夠回收的塑料瓶、報紙之類的就收集起來賣錢”。
阜外西社區服務站站長石成龍表示,目前試點范圍內1110多戶居民、3000多人的垃圾分類投放率已基本達到100%。他表示,分類以來,垃圾減量大約能達到10%左右,但基本都集中在可回收垃圾范圍內。其他廚余垃圾和生活垃圾,還看不出明顯的減量效果。
探訪2 朝陽棗營北里社區
收集、運輸、處理全程分類
朝陽區麥子店街道的棗營北里社區是最早開始垃圾分類試點的小區之一。昨日,記者逐一打開小區內的4處垃圾桶,發現在重點分類出來的廚余垃圾桶內,依然有不少明顯不屬于廚余垃圾的塑料袋、包裝紙等。
居民蘇先生介紹,約一個月前,小區給每戶發兩個垃圾桶,一個綠色一個灰色,每個月還去物業領分類垃圾袋。他認為,目前垃圾分類最大的困難在于年輕人和外來租戶,因為白天基本不在家,也不一定拿到了垃圾袋和垃圾桶。
但在小區西門外的集中處理站,“收集處理”的分類卻井井有條。朝陽區市政市容委環衛基礎設施科負責人宋洪祥介紹,這是朝陽區第一個密閉式清潔站,負責周邊5個小區的垃圾集中收納。它在垃圾分類上實現了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分開。
這里擺放著三個大的密閉式儲存罐,分為綠色和灰色,門口則停著綠、灰色的電瓶車,車上裝有兩種顏色的垃圾桶。棗營北里的分類垃圾桶就是由這些電瓶車去收集,再送到這里集中打包。
垃圾分類小常識
廚余垃圾:包括剩飯、骨頭、果皮等。
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和渣土、衛生間廢紙等。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玻璃、塑料、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此外,廢電池、廢燈管、廢棄溫度計、過期藥品等為有害垃圾,需特殊安全處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