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議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寶順首先談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他說,山西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有許多事情要做,其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能源基地綠色轉型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目標。
張寶順代表說,在山西這樣一個資源型省域實現發展方式的整體轉變,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理念,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增加煤電轉化、高效脫硫除塵、發展煤基燃料、減少耗能排碳、加強生態建設等措施,建設用現代技術裝備和先進工藝武裝起來的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他認為,實現綠色轉型,一要瞄準產業多元、低碳發展、社會和諧、城鄉宜居、山川秀美的目標,堅持“好”字為先、“綠”字為要、“民”字為本。二要使干部群眾堅信,山西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創造過輝煌,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也一定能創造新的輝煌;在發展傳統產業上有過大的建樹,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也一定能有新的建樹;在資源利用上積累了寶貴經驗,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也一定能走出新的路子;在傳統生產方式占主導的背景下能為國家提供能源支撐,在科學發展的大形勢下也一定能建設國家的低碳綠色新型能源基地。
張寶順代表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從優化經濟結構入手,把產業結構調整與推進城鄉、區域、所有制、就業等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把促進工業由大變強與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結合起來,把淘汰落后產能與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結合起來,在循環經濟、綠色煤電、延伸產業鏈上做文章,以資本、技術為紐帶謀求跨行業、跨地域、跨所有制的戰略合作,打造一批“旗艦”企業和產業集群。他說,打造“旗艦”企業和產業集群既要從制度安排入手,推進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和利益導向;又要從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入手,把“加快”和“轉變”的要求貫穿于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實績考核全過程,從而使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成為各級各部門的自覺行動。
張寶順代表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核心是推動經濟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內生增長型轉變。山西擬從“六個要”著手:一要圍繞建設創新型省份,營造創業、創新、創造、創優的社會環境,加快建立地區技術創新體系,以技術升級帶動產業形態創新。二要以信息化、自動化和高科技融入傳統產業,圍繞十大產業開發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按照信息化、生態化、集約化方向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等傳統產業,在重型裝備、煤機制造、鐵道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爭創一流水平。三要以科技進步為先導進軍新的產業、開發新的產品,抓好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大力發展低碳技術、清潔能源技術、深精加工技術,以自主知識產權贏得競爭優勢,以高端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四要把節能減排與發展循環經濟結合起來,強化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實施生態興省,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藍天碧水”、造林綠化和生態治理等工程,建立低碳能源體系、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消費體系。五要把建設宜居城市與建設新農村結合起來,推進工礦型城鎮轉型,增強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力,大幅增加“三農”投入,從制定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促進城鄉統籌,加快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六要把政府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結合起來,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和市縣,推動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由明顯好轉向穩定好轉和根本好轉邁進,為全省綠色轉型提供安全保障。他認為,做到“六個要”,山西綠色轉型的目標一定能實現。(記者 楊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