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啟動石化行業低碳技術示范工程建設。輿論認為,這將有利于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有利于中國早日走上低碳經濟之路。石化是碳排放的大戶,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千家重點耗能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340家,占1/3。因此,石化工業在我國完成好節能減排目標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會議還研究部署進一步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要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會議提出,堅決控制焦炭、電石等行業產能總量。強化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等指標的約束作用,提高落后產能企業和項目使用能源、資源、環境、土地的成本。
結構調整關鍵是理順價格體系
為助推低碳經濟發展,近期政府方面動作頻頻。2月21日,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工信部干部大會上作了主題為《當前經濟形勢的幾個熱點問題》的經濟形勢報告。就當前的結構調整問題,李毅中指出,產業結構調整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和主要內容。調整經濟結構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當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適應需求結構、優化一、二、三產業結構;促進工業由大變強與發展現代服務業相結合;淘汰落后產能與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相結合,促進三產高水平快速發展。
工商銀行投行研究中心副處長史晨昱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就以上情況分析說:“所謂結構調整,實質是從根本上重新激活中國經濟的內在活力,肯定非短期之功。一方面,如果收入不做根本改革,需求跟不上;另一方面,能源供給也有瓶頸,前不久出現的電荒、氣荒就是最好的證明。”金融危機突然爆發延誤了中國經濟的結構化改革之路,使中國必須繼續走投資拉動舊有增長模式。中國依靠大手筆的投資盡管能夠保持8%的增長底線,但經濟失衡狀況將進一步惡化,中國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恐將加深。面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最為復雜的2010年,如何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及管理通脹預期的“平衡三角”關系,減少經濟增長對政府刺激政策的依賴,將是一大考驗。史晨昱認為,經濟政策的大方向是在防范經濟“二次探底”的前提下,啟動深層次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并管好通脹預期,提高各類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結構調整喊了很多年,究竟如何有待于進一步觀察。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是收入分配向居民傾斜,讓中國居民更多地享受到經濟增長的福利增進。他建議讓各類要素價格(包括利率與匯率)更多地由市場來決定,以降低扭曲的價格體系所導致的資源錯配。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奇淵對結構調整有不同理解。他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理順國內的結構問題,關鍵還是在理順國內的價格體系,而不是頭痛醫頭的治理。某個產業價格信號是正確的,企業的微觀行為就能被正確引導。價格體系理順的工作包括很多,比如利率市場化(利率是資金的價格),更具彈性的匯率制度。再有,國有資源的使用成本,環境破壞的成本都要進入到企業的生產成本核算中,使商品價格反映全面的生產成本。
注意地方投資平臺風險
李毅中表示,當前的外延式發展已難以為繼,外延式發展造成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特別是煤化工、風電、多晶硅等。他認為,技術改造是內涵為主的發展方式,它的特點是技術新、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金融危機后中央財政200億元貼息帶動6326億投資,拉動倍數是28倍。技術改造是提升優化傳統產業,控制總量、抑制過剩產能擴張的有效措施。
對目前能源產能過剩問題,徐奇淵認為,能源行業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傳統能源產業,一種是新能源,兩者產能過剩的原因有不同。前者是因為使用成本過低(比如資源稅,環境破壞成本等沒有計入成本),后者是因為國家優惠政策力度比較大,各地爭搶這些項目。倒底是不是產能過剩,這本身還是一個問題。
張明提醒,目前的高投資率加劇了產能過剩,同時也會導致企業的投資收益率下滑,導致銀行壞帳,導致通貨緊縮的壓力。要特別關注地方投資平臺的風險,通過銀行貸款,放大財務杠桿,投資于基礎設施領域的平臺,這些平臺未來有可能引發中國新一輪的風險爆發。一旦地方投資平臺出了問題,地方財政、商業銀行都會出問題,所有這些負擔還得由中央財政來背。
石化工業節能減排地位舉足輕重
李毅中指出,目前,我國節能減排狀況堪憂,表現在:單位能耗遠高于國際水平;污染物排放量名列前茅;人均資源貧乏;18個行業落后產能各占15%-25%。因此,要大力開展節能降耗、減排治污。工業是耗能、排污大戶,要大力推行節約生產、清潔生產,廣泛開展對標達標;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決戰之年,實現我國制定的2020年節能減排的遠景目標壓力和難度也不小。為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政府必然對重點行業推出類似啟動石化行業低碳技術示范工程這樣的具體措施。
分析人士認為,政府今年還將繼續加大抑制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方面的力度。(記者 蘇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