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是歐洲方案還是全球方案,一個信號是明確的:對于中國航空業而言,這或許是一場注定無法回避的挑戰。如果能在技術、運營和監管上進行相應的變革,比如淘汰舊機型、優化空域和航線航路等,無論成敗,都足以為鑒。
日化業的綠選擇
長期以來,高污染幾乎就是日化行業的別名。然而在新一輪的市場亂戰中,各大洗滌品牌生產商正努力為自己貼上科技、環保等高附加值的標簽。
2009年12月26日,廣州本土日化洗滌巨頭浪奇在其50周年慶典上,宣布2010年將正式拉開其五年綠色戰略。浪奇副董事長、總經理傅勇國指出,2010年將是日化洗滌產業的綠色元年,國內洗滌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各大洗滌企業紛紛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力圖搶占綠色制高點。
作為石化產業鏈的一環,日化洗滌業的綠色化備受關注。在前年國務院頒布的振興綱要里和最近正在編寫的輕工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12個重要課題,均一致提出日化洗滌用品行業必須實現產業的綠色升級。
同時,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過后,日化洗滌企業面臨的環保壓力將大大加重,洗滌行業綠色化的潮流也將隨之而來。
浪奇綠色戰略的主打武器,就是成本比傳統表面活性劑低10%的MES。表面活性劑是洗滌劑的最核心成分,MES(脂肪酸甲酯磺酸鈉)則是一種從天然可再生資源原料——椰子油、棕櫚油等提煉得到的新一代產品。但由于技術壁壘較高,只有日本LION、美國HUISH等大規模生產,且都留作自用。浪奇的MES項目——年產3.6萬噸的生產能力使其成為世界第三大MES的生產公司。
據相關數據,目前國內洗滌行業年產值大概為1000億元,其中1/3就來自表面活性劑。所以,表面活性劑的產業綠化極其重要。
傅勇國透露,今年6月,浪奇南沙工業園的第一期完成,浪奇所有產品都可以用上MES。今年一季度后,浪奇將以潔能凈品牌推出應用MES的洗衣液新品。這意味著,綠色日化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業界指出,無論是浪奇首批MES產品進入市場,還是MES的規模化生產,都會對整個日化行業產生影響。
中船重工揮師低碳船舶
隨著哥本哈根會議的閉幕,全球同步進入低碳時代。低碳經濟的理念延伸到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在所有運輸方式中,航運被認為是最具碳效率的一種運輸方式,低碳大潮下航運巨頭中船重工率先開啟低碳之旅。不僅在低碳船舶制造取得領先,還加速進軍海上風電市場。
就在月初,中船重工旗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宣布,該集團已決定在國內率先研發低碳船舶,在船舶開發設計過程就導入低碳概念,為今后參與國際競爭積蓄力量。在2009年,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就先后確定了新型32萬噸超大型油船、11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船、15.9萬噸蘇伊士最大型原油船三個新船型展開重點研發。
上述三個新船型的開發,正是考慮了新船能效設計指數,順應了市場發展方向,達到了日韓同類型船舶的制造水平,因此一經推出就受到了船東的歡迎,一舉得到6艘船的訂單,成為去年慘淡的造船業中難得的亮點。
對此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梁志勇說:“以節能環保為代表的低碳船舶技術正成為韓日造船業的研發重點。特別是在當前低碳經濟成為熱潮的背景下,這一技術將成為競爭法寶。其實越是在產業低谷時期,韓日越注重研發高科技產品!
在集團內部資源的互相推動下,中船重工正加速進軍海上風電市場。中船重工旗下洛陽雙瑞風電葉片公司,與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公司達成近1.7億元的2兆瓦風電葉片供貨合同,從而成功立足風電市場。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后航運業的低迷,中船重工正大力開拓非船產業。
“中船重工造船業比重占70%-80%,而韓國、日本等國家造船企業造船業比重只有20%-30%。目前,風電裝備已成為中船重工重點發展的非船產業,今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10億元。”中船重工總經理助理、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公司董事長楊本新說。
據悉,中船重工國產化率達90%的850kW和2MW風電機組研制成功后,已獲得100多臺訂單,與五大電力集團都有合作。
通過集團化布局,中船重工已經打造出風電裝備產業鏈條。“目前我們已經成為不少風電裝機商的供貨商,集團下屬另一個風電設備生產商重慶齒輪箱公司已在新疆經歷了11年的運行考驗,是目前金風科技、東汽等公司主要供應商,占國內60%的市場份額!睏畋拘抡f。
水運是“節能減排”的理想運輸方式,它具有運能大、運距長、能耗小、成本低、投資省、占地少、污染輕且易于維護等不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在大宗、大件貨物的運輸中,其地位是其他運輸方式難以替代的,因此,水上運輸也被稱為“綠色運輸方式”。
有資料顯示,在單位貨運量中,公路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約為水路的2.5倍,鐵路形成的污染是內河水運的3.3倍。
在1月28日舉行的2010年航運、物流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就表示,受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呼聲日益高漲,集裝箱企業紛紛表示將參與開發新的節能技術和新能源船型,低碳經濟或將成為2010年航運市場新的增長點。(翟瑞民 黃蒂娟 紀旭 孫中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