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東北地區2009年底風電裝機規模達到627萬千瓦,甘肅酒泉千萬千瓦風電基地一期工程已經核準建設,預計2010年底將達到516萬千瓦,均已超出本地區風電消納能力。對此,舒印彪認為我國風電的大規模發展,必須突破區域范圍,將“三北”地區的風電輸送到華北、華中、華東負荷中心,實現風電在全國范圍消納。到2020年,如果僅考慮各自省內的風電消納能力,我國可開發的風電規模只有約5200萬千瓦,但通過跨區跨省的電網互聯,全國風電開發規模可增加近一倍,超過1億千瓦。
實現煤電布局與風電基地配套
我國煤炭、水能等常規能源資源與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大規模、遠距離輸送的能源供需格局。結合國家在西部和北部地區開發建設煤炭基地的總體部署,我國在煤炭基地集約化建設大型煤電基地,通過特高壓等輸電通道向東部、中部缺能地區輸送電力,實行“輸煤輸電并舉”。對我國風電資源布局,舒印彪認為西北部地區豐富的風電資源,也需要擴大到東部、中部電網進行消納。
“‘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風電開發模式,可以結合我國煤電發展布局調整,借助煤電基地的外送通道,‘打捆’輸送風電基地的風能資源。這將大幅度降低風電輸送成本。”舒印彪表示,“綜合考慮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特點及技術經濟條件,實行風電基地和火電基地協調建設、聯合輸送是最經濟合理的選擇。”
對此,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認為,如果送端具備建設大型坑口電站條件,采用風電和火電聯合輸送,輸電通道的利用率可大幅提高;與單獨輸送風電相比,經濟性明顯占優,并可有效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靈活性。
舒印彪建議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加大煤電發展布局的調整力度,將煤電發展重點向西部和北部轉移,與風電基地配套建設。同時大力推進“兩縱兩橫”特高壓骨干電網和華北、華中、華東跨區跨省電網建設,著力打造能源“高速公路”,構造更堅強的資源優化配置平臺。(記者傅玥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