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風電并網難問題由來已久,客觀原因很多,但也與相關部門的主觀態度有重大關系。備受爭議的電網公司日前對此首次作出正面回應。可以看到,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的回答主要強調了客觀原因,也表示了電網積極支持的態度。但高度尚欠不夠,電網公司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或應更加明確。
電網公司首次回應
日前,對于風電并網難問題,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首次做出正面回應,他說:“近年來我國風電發展速度大大超出規劃;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可調度性低的特點,大規模接入后對電網運行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此外,我國風電從發展初始就出現大規模、高集中開發和遠距離、高電壓的輸送要求,呈現出與國外風電發展模式顯著不同的特點,由此帶來的電網技術和經濟問題尤為突出,更為復雜。”
在風電并網難的原因中,風電發展超出規劃、風電自身的間歇性、隨機性等特點確實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制約風電上網的主要原因。電網公司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努力,但不可否認,實際效果并不明顯。
現實不容樂觀
從宏觀來看,據統計,風電上網電量只占全國整個電量來的百分之零點幾而已,少得可憐。
從中觀來看,內蒙古地區在“十一五”、“十二五”規劃了多個百萬千瓦規模的基地,風電規劃占全國的1/3,大概5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然而,內蒙古的電網輸送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風電發展的需要。此外,去年年底內蒙古又新增風電裝機500千瓦,發電上網形勢非常嚴重,將帶來很大損失。中廣核董事長陳遂說:“電網的危機,很有可能在今年集中爆發。預計風電場的限電將達到1/3,這種情況我們感到非常危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