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四十來歲的廣州籍水手黃錦裕在“安平2號”值班。一周前在天津港掃雪,他曾出過力。“海上工作就是這樣,只要能保證這些貨盡快送到就好。”踩著甲板上一地碎煤屑,黃錦裕若無其事地說。
一頂舊棉帽把他大半個腦袋裹得嚴嚴實實,上唇的胡須裸露在寒風中,微微顫抖。
貨船起航前,遭遇重重困難;航行途中,氣候多變,風浪大,一路艱辛,可想而知。金義松說:“滿載回航一般順風,船載重量也較大;反而是空船逆風北上時,更難操控。”
送煤入庫 爭分奪秒
歷經約3天奔波,1月12日中午,“安平2號”順利抵達漕涇電廠貨船碼頭。
貨船靠岸后不久,下午2時,漕涇電廠一期兩臺百萬千瓦機組工程1號機組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投入商業運行。它是上海第三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單機發電能力居全市之首。以昨晚全市最高用電負荷2034.5萬千瓦為例,其中近1/20的耗電量,滿負荷運行的1號發電機組有能力獨攬。
這無疑緩解了上海及華東地區的電力緊張,但對供應本就不富裕的電煤而言,又多了個需求大戶。“1號機組每天耗煤8000到9000噸,等2號機組下月投產,耗煤總量還要翻一番。”漕涇電廠負責人邢連中介紹。
貨船停靠碼頭,電煤迎來此次“長途旅行”的終點——發電廠負責卸貨、接收,用2公里多長的皮帶,將煤送入全市首個全封閉圓形儲煤場。與傳統的開放式長方形煤場相比,其煤塵和黑水污染更少。
漕涇電廠卸貨時遇到一些小麻煩——由于煤源供應吃緊,一船3.5萬噸電煤中,有些原煤個頭過大,導致轉運設備輕微受損,影響了卸煤進度。“我們一定想辦法在最短時間內排除故障,只要能今天卸完,就不拖到明天,好讓貨船及早趕運下一批貨。”身為電煤“享用者”的發電廠,“保電煤”那根弦,也始終緊繃著。
【焦點關注】走向市場,煤電期待握手言和
秦皇島港煤炭庫存持續降低,湖北、湖南、江西等多地電煤告急,拉閘限電。背后原因眾多,如大雪低溫,煤電需求量增大;電煤生產相對不足;運力緊張;能源結構不合理……但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根本原因在于煤電價格機制沒理順。
煤與電,在業內被形象地稱為“市場煤、計劃電”。近年來,由于電煤逐步與市場接軌,價格上漲,下游電價難以聯動,導致電力企業普遍虧損,電力供應吃緊。“煤與電”的矛盾,常在遭遇極端天氣或供需嚴重失衡時,以電力方面拉閘限電的形式集中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中旬,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取消2010年度所有煤炭視頻會、銜接會以及匯總會。
這意味著,從今年起,煤炭和電力企業將自主談判煤炭價格,在保持煤電價格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政府不再集中安排煤炭供需雙方“集中銜接”。從長遠看,這有益于推進煤電價格的市場化,理順電煤價格和供需關系。
“除非能源規劃關系到國家安全,政府部門才干預。一般的煤電之爭,應讓市場去解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錢平對媒體表示。
國家電網規劃將在2012年前建成“兩縱兩橫”特高壓骨干電網,將山西等煤電基地、內蒙古和河北風電基地、西南水電基地的電力送往京津冀魯、華東、華中等用電量大的地區。屆時,每年可跨區輸送電量3000億千瓦時,相當于送煤1.5億噸。
煤電雙方都在努力尋找共同利益點和平衡點,隨著市場機制完善和輸電網絡建設雙管齊下,緊張局面有望緩解,煤電企業期待握手言和。
【焦點鏈接】聯合應急,確保電煤庫存12天
為保障市民和企事業正常用電,上海各大電廠、運輸企業及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聯合應急小組,全力保障電煤供應。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迅速啟動預案,加強協調,市海事局、口岸辦、邊檢總站、發改委、財政局、交通港口局、鐵路局、氣象局及煤炭裝卸公司等部門和單位通力配合。
去年12月,經信委組織多家發電企業,走訪河北港口集團、中海集團及神華、中煤、伊泰等重點企業,保證本市電煤庫存達12天以上;完善能源監測機制,去年11月以來,啟動煤炭庫存日監測、氣象預報預警、港口調運動態報告等三項制度;開辟電煤運輸綠色通道,優先保證運煤船優先靠泊;啟動電煤庫存考核機制,鼓勵發電廠加大資源采購力度;完善煤炭儲備應急體系。(記者 曹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