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類股評老是提到風電概念,特別是基于海上風電的上海電氣、金風科技、華儀電氣等公司,在A股中表現搶眼。對風電,國家可能認為已可以放手——經過4年的培育期后,應該讓企業自己在市場里拼搏了。
記者從浙江省發改委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關于取消風電工程項目采購設備國產化率要求的通知》正式下發,終結了自2005年“風電設備國產化率70%以上”的限制。
200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中曾規定:“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不滿足設備國產化率要求的風電場不允許建設。”
對于設限的取消,省發改委相關人士向記者解讀:“一方面,國內風電企業經過幾年時間培育,已經具備了技術、市場各方面的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國內企業需要向更高科技的風機技術挺進,但有些新工藝、新材料零部件自己還無法生產,這些部件需要進口。”
處在沿海地區的浙江,不僅擁有較好的海上風電資源,也擁有一批知名風電企業如華儀電器、運達風電等,盾安集團、海亮集團、大莊地板等也先后加入風電整機或零部件的生產中來。對于“70%”設限的取消,企業顯得比較鎮定。
去年底,中國風能最富地區之一、臺州大陳島結束了自1955年以來的柴油電生活,通上了大陸電。大陳島風電場已安裝的34臺單機容量75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其設備提供商就是浙江的運達風力發電工程有限公司。
運達風電總經理楊震宇聽記者說起“70%”取消,第一反應是:“國內風電企業競爭已經很激烈啦!”然后來了句,“所以國外企業的競爭我們倒不怕”。
楊震宇說:“國外同類風機的成本遠高于我們,比如配套1.5兆瓦風機的齒輪箱,國內基本是100多萬,而進口起碼再加一倍錢。所以在這些領域,我們并不怕海外企業競爭。”
而現在國內大概有70多家風電設備整機制造商,競爭反而激烈。
外企方面聽到這一消息反響比較積極,全球最大的風機制造商丹麥維斯塔斯公司中國區發言人劉燕軍稱:“國產化率70%政策的取消,對那些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風電設備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不管競爭是來自海外還是國內,新一輪的技術、價格競爭恐怕在所難免。上市企業金風科技在今年1月5日再度下調了其中標合同金額,這是去年至今第六次下調合同金額了。對比2007年到2009年的五個風電場建設項目,金風科技在GW77-1500(1.5兆瓦)型號的風機價就從970.33萬元/臺降低到了809.85萬元/臺,跌幅16%。(鐘慧麗 劉芫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