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各地價格調整聽證會屢曝出問題、發改委被指“作秀”的質疑,國家發改委網站刊文指出,“如果政府有關部門真想作秀,豈會讓這些蹩腳的‘演員’來砸‘牌子’,聽證會屢次曝出問題,恰恰反映了聽證會并非‘作秀’”。(1月7日北京晨報)
用演員的演技低劣來反證劇情的絕對真實,就像拿騙子的騙術拙劣來論證騙子是無心騙人一樣荒唐可笑。我們沒上當,不代表騙子就沒騙人,演員演“穿了幫”,不表示他演的就是真人真事,這么簡單的道理,發改委到底是真不明白還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涂?
明明是我們為證明聽證會是“作秀”而找出的疑點,卻成了發改委證明聽證會沒“作秀”的證據。我們找的疑點越多,人家的證據也就越多,證明自己沒“作秀”的聲音也就越大。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攻擊過去的“矛”就變成了人家防御的“盾”,這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高超手法不由得你不嘆為觀止。“問題越多越沒問題,聽證會越可疑越不該懷疑”的邏輯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媒體沒發現問題,那肯定不是“作秀”;媒體發現了問題,那就更不是“作秀”。照這個邏輯推下去,聽證程序豈不是永遠符合規定,聽證結果豈不是永遠不容置疑?不論它的背后有多大的貓膩,藏著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都不會影響聽證會的真實性;不論聽證會是如何地破綻百出,不論聽證結果是如何地與真實民意相差萬里,它都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是毋庸置疑的,它和“作秀”之間就是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如此看來,發改委要告訴我們的,不是聽證會是否在“作秀”,而是公眾根本就沒有質疑聽證會的必要,面對著這樣一個永遠正確的聽證會,所有的懷疑都是多余的,與其白費力氣懷疑永遠不會出現的“作秀”,不如老老實實地接受聽證結果。 (溫國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