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透露,該機構正在開發一項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的新技術,其關鍵是將二氧化碳封存到海底煤層中,然后以細菌為媒介將其轉化成天然氣。這一嘗試尚屬首次,該機構期望在未來3至5年內能夠完成。
二氧化碳封存技術被認為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途徑。據日本《讀賣新聞》4日報道,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計劃把青森縣下北半島附近的海底煤田作為二氧化碳封存場所。據介紹,在下北半島附近海底2000米至4000米深處,分布著海綿狀的“褐煤”層。這是一種尚未發育成熟的煤炭層,容易吸收氣體和液體。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稱,此前的研究顯示,該海域的“褐煤”層中存在著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的“產甲烷菌”,而甲烷是天然氣的最主要成分。在自然條件下,“產甲烷菌”在地層中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需要1億至100億年時間。而日本研究人員的目的是開發出提高“產甲烷菌”轉化能力的技術,使轉化周期縮短到100年以內。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預計,分布于日本東北地區到北海道的海底“褐煤”層,最多能夠封存2000億噸二氧化碳,因此這里將來很有可能成為巨大的天然氣資源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