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化”?
日報:如果目前在“巴厘路線圖”授權下的談判曠日持久,難以取得進展,會不會成為氣候變化中的“多哈回合”?
吳昌華:目前的談判已經出現了“多哈化”的跡象。即便各國達成并簽署了協議,也必須等國內立法通過以后才能生效。所以,即使坎昆達成了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到2012年年底生效也是不大可能的。
目前來說,雖然大家不希望氣候談判進程受阻,但在談判中卻發現,這不僅是資金技術問題,而是整體發展所要求的各個方面,因而談判越深入就越復雜。
不過,由于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看好低碳契機,走得很快。由于主要國家之間的競爭關系,其他國家會覺得自己也要趕緊往前走。因此,圍繞氣候變化和新能源等問題出現了新一輪的“國際競賽”。這是一場已經開始并會繼續下去的競賽。
所以,盡管目前氣候談判有被“多哈化”的可能性,但是我們認為,氣候談判本身也無法真正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它只提供了一個平臺來探討責任的分擔和資金援助等問題。真正的解決辦法還是要依靠行動。各國各地區的行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多哈化”的問題。
“雙軌”還是“同一列車”?
日報:如果說氣候談判像一個龐大的列車,這輛列車也是“兩個列車拼在一塊”的。目前,仍有一些人在談論“放棄《京都議定書》”。如果我們從全球最優模式的角度看,《京都議定書》在以后會怎么樣?“雙軌制”談判格局會不會變化?
李俊峰:氣候談判是一列火車,不可能把某一節車廂扔下去,所以我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樂觀的。把從1992年以來所有的成果都放棄掉,這是不可能的。在哥本哈根之后,大家會找出一些其他的辦法來,因為大家現在變得更務實了。我個人認為,盡量不用“雙軌制”這個詞,大家都在一輛車上,只不過在不同的車廂而已。
吳昌華:美國一些人提出“廢除”《京都議定書》有他的原因。美國一開始沒有坐在這列車上,它是在巴厘島會議上回到車上的。任何機制都不完美,總會有缺陷。現在的國際進程就有很多缺陷。這也是為什么要一直繼續談。現在有一種可能性,如果我們談不出一個后續的國際公約,《京都議定書》就要往后延。但是,談判家們也在談如何改進這個進程。
回到《京都議定書》的存廢問題,我認為即使有問題,也不應該把它推翻。如果那樣,更浪費時間和精力。
參與互動(0)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