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氣候變化談判特使斯特恩在近日表示,此次談判桌上,美國準備討論一些小的目標,而非那些為全球減排制定的宏偉目標。
一位接近談判的匿名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斯特恩過來協商,估計內部不會太愉快,不過美方為了面子上過得去,以及為了原則立場還是要堅持原有發言,然除此之外也不會再有新招數了,且這么打下去也沒意思了。
起碼歐盟不會再逼中國了。上述人士表示,哥本哈根是一個伎倆的高潮。
從哥本哈根之后,中歐彼此的溝通和理解,也意識到中國還是想做事情,但是需要給中國時間,同時意識到讓中國承諾一個減排目標是不現實的。上述人士表示,而且目前歐盟內部已經擺脫了壓抑的情緒,都在積極內部籌措,在資金等方面達成一致,起碼讓發展中國家看到,在道義上,歐盟沒有不算數。
然而對于美國而言,基本是斯特恩口中的一小步,例如資金問題,也并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對外援助資金,將成為新國會首先要攻擊的開銷之一。”外交委員會能源與環境研究員李文表示。
對此,樂施會氣候變化政策高級顧問蒂姆·高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氣候談判者們必須牢記一點,他們并不是僅僅在討論數字和金錢,他們也在討論已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人們的生命。氣候基金的設立能夠解鎖國與國的對話,更能夠引導全世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現實狀況和潛在威脅。”
2009年12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發達國家承諾在2020年以前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資金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昨日,針對坎昆會議,解振華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坎昆會議應堅持公約、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落實哥本哈根協議的政治共識,特別應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最為關注的資金和技術轉讓問題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為在明年的南非會議上最終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成果奠定基礎。”
解振華表示,“中方相信,只有堅持公約、議定書的原則和巴厘路線圖的授權,堅持締約方主導、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協商一致,坎昆會議一定能取得積極成果,同時也一定能重建各方互信,推動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一步合作。”
“氣候變化的談判已經經歷了20多年,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經有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有了《京都議定書》,有了巴厘路線圖,去年達成了《哥本哈根協議》,這都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結果,應該說,這些文件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我們應該在這些已經取得的共識基礎之上,繼續前進,而不能后退。”解振華表示,“對于中國來說,公約、議定書、巴厘路線圖、《哥本哈根協議》要求發展中國家做的,我們都做了,而且在有些方面我們做得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絕對不會接受超出發展中國家能力的義務。”馮迪凡
參與互動(0)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