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部委聯合出臺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明確提到“鼓勵電網企業采用節能變壓器”,然而節能變壓器生產商卻擔憂,如果不對電網施加節能壓力或確定節能設備采購指標,政策恐難以落實。
事實上,以往有關部門出臺過類似支持節能變壓器等節能環保類設備推廣的政策,例如國家能源局頒布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技術原則》明確規定:“高壓及中壓配電網變壓器應選用S11型及以上節能變壓器或非晶合金變壓器”。預期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規劃也將支持節能設備的推廣。然而,在后續規范性政策缺位的情況下,電網企業自主配合的積極性并不高。
眼看各地限電都限到居民頭上,而向電網企業推銷節能變壓器卻并不容易,這也是令節能變壓器銷售人員感到煩惱的事情。
事實上,“節能變壓器推廣難”只是一個縮影,眾多以電網為主要用戶的節能環保設備面臨同樣的尷尬。
緣何電網企業對采購節能變壓器等節能設備缺乏動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節能設備的售價普遍要高于傳統設備。以節能變壓器為例,新一代非晶變壓器(S13系列)在成本和售價上比硅鋼變壓器(S11系列)平均高出20%-30%。其他售價高出更多的節能設備,大規模推廣的難度就更大了。
如今,盡管多個部門出臺政策明確電網線路建設應秉持節能環保的原則,但政策倡導并未最終落實到具體的考核指標上,類似考核也并未被納入電網企業考核體系中。
另一方面,目前政府尚未針對采購節能設備實施相應的補貼政策,這也導致電網對大規模采購節能設備缺乏積極性。如此一來,既沒有壓力、又沒有鼓勵,電網企業自然不愿大規模采購節能設備了。
一邊是節能壓力與日俱增,一邊是節能設備商苦于推廣。如何打破這一僵局?不妨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節能設備生產商需要改進技術工藝壓縮成本來降低售價,其次,對于電網而言,其采購節能設備也是其配合節能減排政策、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表現形式,政府應該明確電網的節能任務,并且落實到線損等具體指標上,將其納入電網的考核體系,進而推動電網企業增加招標采購中對節能設備的采購比例。
這一點在近期全國多地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而強行限電的現象中可以得到印證。此前不少地方為了政績,不惜選擇犧牲節能減排來保GDP,如今節能減排目標落實情況被納入地方政府官員考核體系中,各地競相“限電”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各級政府應通過補貼或政策優惠措施來支持部分節能設備的先期推廣。實際上不只對于電網企業,對于任何采用節能環保設備的企業主體都應如此。即使考慮財政壓力不采取直接財政補貼,也應該通過制度設計鼓勵電網等主體增加節能設備的采購量。
推廣節能設備的政策信號已經一再發出,此次出臺的政策是否能夠真正取得實效,最終還取決于后續約束性政策的落實。( 記者 邢佰英)
![]() |
【編輯:王安寧】 |
![]()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