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再逼電價改革
“長久以來,‘市場煤、計劃電’兩套價格體系使得二者矛盾突出,煤炭企業可以根據市場供求調整價格,但發電企業卻是政府定價。”華北電力大學能源經濟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永貴認為,火電行業的大面積虧損,讓存在由來已久的“市場煤、計劃電”煤電倒掛現象再次引發人們對火電的思考。
事實上,自2004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以來,國家共實行了四次煤電價格聯動,但仍未形成明確的市場化電價機制。由于持續虧損,發電企業償債能力削弱,融資難度不斷加大,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顯著增加,目前臨近北方采暖期即將開始,電廠開始冬儲煤,一些電廠已經無錢買煤,可能產生不能保證電力、熱力供應的風險。
“雖然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均超額完成,如已經關停小火電機組7100萬千瓦,超額完成5000萬千瓦的任務;再如電力二氧化硫排放量消減任務也提前完成,但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也付出了很高的經濟代價。”中電聯相關人士表示“但目前脫硫電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等補償依然未完全到位。”
但更為嚴峻的是“十二五”的節能減排目標。“十二五”期間,受社會經濟承受能力、市場消納能力以及技術水平等制約,大規模發展風電、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發電的任務十分艱巨,結構調整難度大。要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15%以及碳減排目標,工作的難度和壓力更大。
中電聯呼吁進一步推進電價改革:一是在合理的電價機制形成過程中,繼續堅持煤電聯動的原則和機制,同時解決熱電價格長期倒掛的問題。二是加大需求側管理力度,發揮價格對需求的引導調節作用;理順各種終端能源之間的比價關系,引導用戶合理消費各種能源。三是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機制改革步伐,盡快研究符合市場規律、適應我國國情的科學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
參與互動(0)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