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目標: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同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大力推進高能效、低排放節能汽車發展。
這些目標雖然是第一次以《決定》的形式提出,但其內容被業內呼喊已久。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車企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過程中,與國外企業的“連橫”成為近幾個月的潮流:美國ZAP相中中國永源;奔馳看上了比亞迪;福田汽車則是拉上國際巨頭IBM、AECOM、伊頓和幾家中國企業,一起成立了“可持續新能源國際聯盟”。
背靠外國的大樹,中國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頗覺“臉上有光”,而國外企業也希望能從這些合作項目上多多吸金,其算盤打得精準。
比如ZAP收購永源,永源汽車集團董事長王剛曾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永源將保留原有傳統動力汽車的品牌和產品線,ZAP和永源合作開發電動汽車,產品技術來自ZAP,永源是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生產基地。王剛坦言,ZAP之所以會看中永源汽車,理由之一是:在中國,主要想把電動汽車做大做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永源公司現有的基地和產能還會繼續擴充。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領頭羊,福田汽車的雄心更加宏大。看看福田的盟友及其分工:伊頓公司負責新能源可持續交通汽車動力系統、智能電網充電站、蓄電池服務/交換站和電池管理業務;IBM公司負責可持續交通運輸網信息系統開發、智能電網的整合與管理以及可持續交通戰略與商業模式的研究;AECOM公司負責可持續發展交通基礎設施設計開發與項目管理;中信國安盟固利公司負責體提供鋰離子電池和能量儲存系統;大洋電機有限公司負責提供新能源車牽引電機和電機控制系統;而作為整車企業,福田汽車負責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生產。“通過聯盟合作,福田有望掌握世界上最領先的新能源核心技術。”在福田汽車新聞發言人趙景光看來,福田對其“連橫”結果志在必得。
國內企業紛紛表達了良好的期許:永源希望“走出去”,和ZAP一起開拓海外市場;比亞迪相關人士曾告訴本報記者,公司將新能源汽車視為企業未來的“制勝法寶”;福田的愿景則是,發揮各方優勢、整合各方資源,以中國部分城市為試點,致力于提供綜合交通規劃、智能電網、充電基礎設施、能源儲存、新能源汽車等清潔城市系統解決方案。
然而,“連橫”真的會有美好的未來嗎?有業內人士為這些企業捏了一把汗:從產品層面看,中方要么是完全依賴外方的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要么是自身技術還不完善,這難免導致日后在知識產權甚至零部件供應等方面“受制于人”;從市場角度看,中國汽車市場幾十年的開放史證明,中國市場更多是國外公司賺取利潤的天堂,而對有多少技術實實在在幫助了中國本土汽車產業的成長,持樂觀態度的人并不多;從消費者接受程度看,新能源汽車還遠未到靠招牌就能吸引消費者買單的階段。從車購稅在稅務部門備案價和政府優惠價之間的差異,到并不令人滿意的續航歷程;從與普通車差別不大的外形到尚不方便的充電設施,在現實面前,并不是每個人都肯買“環保”的賬。
此外,還有人擔心,國家框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其余如車用替代燃料、生物質燃料等尚處幼年的解決方案成長空間將非常小。事實上,交通行業的節能減排不可能僅僅是新能源汽車的事。杜悅英
參與互動(0)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