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昨日發布通知稱,自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對用做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原料的國產燃料油免征消費稅,對用做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原料的進口燃料油返還消費稅。
分析人士指出,鼓勵燃料油深加工不僅可以緩解國內乙烯、芳烴等重要化工產品供給不足的狀況,還可以降低直接燃燒的比例,有利于工業和發電企業節能減排。由于此前我國對燃料油用做化工原料始終給予退稅的優惠政策,此次的免稅新政不會對主營企業產生直接影響,但免稅政策的明確,對燃料油化工顯然是一大利好,未來這一行業的資金投入有望出現較大增長。
燃料油化工鼓勵政策明朗
燃料油是指原油經蒸餾后殘留的黑色黏稠殘余物,屬煉制過程的中間產品,不僅可以直接燃燒,也可以通過深加工煉制成為烯烴、潤滑油、柴油、化肥等化工產品。
在原油嚴重缺乏的形勢下,燃料油屬我國鼓勵進口的資源,特別是對地方煉油企業而言,燃料油更是其主要生產原料。卓創資訊燃料油分析師呂斌介紹,目前我國燃料油年消費量約為3700萬噸,其中40%用做船用等大型慢速燃料,20%用做發電等工業熱爐燃料,只有40%用做化工原料。
自去年初開始,我國對生產或進口的燃料油每升征收0.8元消費稅,但對直接以燃料油做原料的化工產品實行退稅的優惠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此次發布的通知稱,用燃料油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產量占本企業用燃料油生產產品總量50%以上(含50%)的企業,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優惠政策。
“這一新政的指向意義遠大于其實際意義。”呂斌認為,從過去的退稅到現在的免稅,稅收的變化對主營企業來說幾乎沒有影響,但是政策進一步明朗,有利于提高煉油企業從事燃料油深加工的積極性,未來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向燃料油化工行業。
乙烯生產獲利好
在燃料油化工的產品中,乙烯無疑是最值得關注的。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是乙烯的消費大國。盡管近年來石油巨頭大舉布局大乙烯項目,但隨著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我國乙烯供應仍然存在較大缺口。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相關負責人此前曾透露,2009年中國乙烯自給率僅為50%,即使到2015年,中國乙烯生產能力達到1900萬-2100萬噸,自給率也僅為63%-67%。
相關專家指出,盡管發達國家的石化工業已過發展高峰,全球乙烯產能即將進入過剩時期,但鑒于乙烯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地位,我國擴大乙烯生產能力仍有必要。呂斌表示,鼓勵燃料油化工,除節能減排的目標外,還將對我國烯烴供應形成重要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免稅政策的執行期為今年,而正是從今年1月起,國際乙烯供應形勢趨于緊張,價格大幅上漲,進入8月以后,乙烯價格更是達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呂斌認為,此次國家調控的短期意義在于,在市場供應吃緊的情況下,鼓勵石化企業釋放產能以緩解供求矛盾,盡管燃料油生產乙烯在我國乙烯產量中占比不高,但取消消費稅將顯著增加相關企業利潤,政策指向頗為明顯。
“有保有壓” 免稅不涉其他用途
與燃料油化工獲利好相對的是,兩部門出臺的免稅新政,并不涉及燃料油的其他用途。通知指出,燃料油生產企業對外銷售的不用做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原料的燃料油應按規定征收消費稅;生產乙烯、芳烴等化工產品的化工企業購進免稅燃料油對外銷售且未用做生產乙烯、芳烴化工產品原料的,應補征消費稅。
去年國家提高燃料油消費稅后,廣東等地一些以燃料油為主要燃料的燃機電廠立即稱陷入虧損狀態,減免消費稅的呼聲也不斷傳出。當時有消息稱,燃料油消費稅將于今年減免。
然而此次的免稅優惠只涉及燃料油化工,政策“有保有壓”也切合了當下節能減排的大環境。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出臺的政策,旨在通過鼓勵深加工的方式,實現燃料油這種中間能源的最清潔、高效利用,而燃料油作為直接燃料,其污染和能耗都非常高,燃機電廠的燃料油消費稅減免與國家推廣清潔能源的宏觀政策相悖,“在今年節能減排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獲得稅收優惠政策”。商報記者 張涵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