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已成為當前社會最熱門的詞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一號提案”就與低碳經濟有關。在6月27日結束的“2010第五屆綠色財富(中國)論壇”上,全國人大環資委調研室副主任翟勇說,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未來的必由之路,但現階段需警惕低碳經濟提法背后的“碳陷阱”。
翟勇解釋說,目前發達國家倡導低碳經濟的目的是為開征“碳關稅”、實施國際貿易“碳壁壘”做鋪墊。
“最早提出低碳經濟的是英國。英國實行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把高污染、低端的產業全部甩掉,轉給發展中國家;第二步,潛心用幾十年時間發展低碳技術;第三步,把低碳技術國際貿易法制化。”翟勇說,在前年美國舉行的G8氣候變化應對論壇上,英國等發達國家共同簽署聲明提出全球都要發展低碳經濟,這意味著在未來國際貿易中,作為準繩的是“碳”。即通過產品的“碳足跡”決定一個產品能否進入國際貿易市場。到時候,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所生產的高碳產品,要么被征收高額碳關稅,要么很難進入國際市場。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必然會大量使用能源;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一次能源中69%靠煤。高碳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和挑戰。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低碳能源的供給,關鍵是有低碳技術的支撐。”翟勇說,迄今為止,大量的低碳核心技術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而發達國家所推薦的一些低碳技術的可靠性也值得懷疑。如英國殼牌公司曾提議把他們的碳捕獲和碳封存技術作為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轉移給發展中國家,然后算作殼牌公司的碳減排量。
“當時我們就問,歐洲有沒有封存二氧化碳?他們說沒有。為什么沒有?他們說歐洲老百姓反對,因為二氧化碳在地下很不安全。那么放在歐洲國家不安全,放在發展中國家就能安全嗎?”翟勇認為,想避免“碳陷阱”,我國必須加快發展低碳技術,加大低碳技術等研發力度。
“我國對低碳產業、技術發展實施了積極的財稅和金融信貸政策。”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說,國家正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前段時間財政部門明確宣布以可觀資金支持太陽谷等計劃,太陽能里不僅是光伏,還有太陽能集熱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需要開發的一些具體技術等;政府還以貼息方式支持企業的低碳技術改造。如項目技術改造是低碳化的,企業只需承擔5%的利率,而商業性利率為10%,5%的缺口由國家財政以貼息的形式補上。
賈康還強調說,全球都在談低碳,碳稅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國將爭取在5年內推出碳稅的相關政策。參加論壇的一些專家表示,按照國際慣例,如果在國內征收了碳稅,將有助于國內企業產品出口發達國家時,避免被征“碳關稅”;即使不能完全避免被征碳關稅,也能達到一定的節能減排目的。(記者 李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