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看到上海復旦大學外文學院院長陸谷孫教授的一個講座發言稿。其中提到有一位博士生導師,寫了一部關于語言學的理論著作送給他,扉頁上恭敬地寫著“陸谷孫教授扶正”。陸教授哭笑不得。因為“扶正”一詞本是指舊時人家正房太太死了,將下面排序最靠前的小老婆轉為“正房”,才叫作“扶正”。這位作者本來的意思是請他“斧正”。令人遺憾的是,鬧出這種笑話的居然是一位語言學教授,而且還是博士生導師!
筆者一看這道題便忍不住發笑——設計得太巧妙了,堪稱機心獨具。一時間,筆者腦海里甚至浮現出考場上那些本來面色凝重的考生們讀到這道題時臉上美麗的笑容!
最后還是回到考試。
關于語文標準化考試,這些年來,人們口誅筆伐實在太多了,筆者也是其中之一。但標準化考試像個罵而不死的怪物,依舊年復一年地“烤”著全中國千千萬萬的中小學生們。
令人費解的是,在這一點上,臺灣也跟我們走了同一條路——也搬來了“標準化考試”這個法寶。筆者出于頑固的好奇心,費盡周折,輾轉找來了幾套海峽對岸的國文卷子細細琢磨。
這一琢磨,便看出一點門道來了—端的人家玩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請看“臺灣2001年大學聯考國文科試題”選擇題部分之第9題:
9、“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則最不恰當的組合是:
A、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請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C、請蘇秦、張儀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
D、請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筆者一看這道題便忍不住發笑——設計得太巧妙了,堪稱機心獨具。一時間,筆者腦海里甚至浮現出考場上那些本來面色凝重的考生們讀到這道題時臉上美麗的笑容!編制者將古與今巧妙地對接在一起,融會貫通,造成一種反諷的戲劇效果,令考生在解頤之余體會到解題的樂趣,也令筆者開了眼界——原來標準化考試竟可以玩出這種效果!如果說這是文字游戲,也是相當高級的游戲了。
當然,這道題答案是“B”。
另外,如第13題:
13、羅董事長的三位朋友分別在今天過七十大壽、喬遷新居、分店開幕。如果你是董事長的秘書,下面三副對聯該如何送才恰當?
(甲)大啟而宇,長發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丙)室有芝蘭春自永,人如松柏歲長新
A、甲送喬遷新居者;乙送分店開幕者;丙送過七十大壽者
B、甲送分店開幕者;乙送喬遷新居者;丙送過七十大壽者
C、甲送過七十大壽者;乙送喬遷新居者;丙送分店開幕者
D、甲送過七十大壽者;乙送分店開幕者;丙送喬遷新居者
答案是“A”。
這道題的設計,其巧妙程度堪與上題媲美。不過筆者又想,要是大陸的考生,多半會閉著眼睛張冠李戴地亂送一氣,結果將主人弄得一頭霧水,自己沒準也被老板炒了魷魚!
筆者看了2002、2003、2005年三套聯考國文試卷,像這樣有趣的題目比比皆是,如2002年第一部分選擇題中的第6題:
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漢代流行的歌謠,下列文句,與其意義最接近的是:
(A)人棄我取,人取我予
(B)入鄉問禁,入境隨俗
(C)風行草偃,變本加厲
(D)追求時髦,風尚互異
答案是(C),但一不小心會選了(D)。此題將漢代歌謠與成語對接,創造出一種奇妙的間離效果。
又如2003年聯考國文試卷第18題:
18.下列各組語詞“”內的字,所指顏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選項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紅“皂”白/“玄”端章甫
(C)“縞”衣白冠/玉貌“絳”唇
(D)“丹”楓白葦/“赭”衣塞路
(E)“緇”衣羔裘/“黔”首黎民
答案是A、B、D、E。
這些題目的高明之處盡在不言之中。
縱觀幾套國文試卷,看得出來,編制者處處扣緊“國文”兩字,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絢爛多彩以試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忠實地貫徹了課程標準的要義。凡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戲曲歌謠,成語對聯,以及現代詩歌小說散文等,均被編制者搜入“囊”中。而且,古今上下,信手拈來,相互佐證,彼此融通。整套試卷涵蓋了中國語言文字、文學、文化、思想等各個方面。慚愧的是,個別涉及到古代思想文化史的題目連筆者都答不上來。感慨之余,筆者不禁揣想:這樣一份卷子,編制者本人不但要有“滿腹經綸”,而且還要有相當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創作”出來。
看罷這三套卷子,筆者的印象是:
1、試題出得雅正端方,沒有成心與學生為敵的偏題、怪題、刁題,而是親切友善、幽默風趣、富于想像力和創造性。
2、考的是學生真正的國文素養,而不是那種所謂的“邏輯分析能力”,故無須像大陸那樣去做大量的應試訓練,靠的是平日的積累、誦讀和涵詠。
3、滿分為100分,比大陸少50分,相對減輕了考生的負擔。
4、題型只有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和作文三大類,且題意簡潔明了,不像大陸那樣繁瑣冗長。
5、試題上起詩經,下迄現代新詩,從古典的文言到現代的白話,如一條流光溢彩的河流,充分反映出漢語的特質和美,不像大陸那樣干癟乏味,有“言”無“文”,如一盤難以下咽的菜。
而在這些表面差異的背后,筆者能夠感覺到:編題者的出發點在于通過考試來發掘、發現學生潛在的國文素養,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并使他們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絢麗多彩,培養對母語的感情。而大陸的語文標準化考試的基本出發點是以淘汰為目,因而必然要以學生為敵,所出題目必然是越怪越好,越刁越好,能把學生考倒越好。
今年高考甫一結束,筆者便在6月8日《南方周末》“觀察”版上看到這樣一篇題為《高考試卷保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文章。文中寫道:“……出題時,命題組往往要智斗那些熱衷于猜題的投機者:‘我偏不讓你猜到!’每科六七人的命題組,要對付數百萬的考生和老師,壓力可想而知。”筆者看到這里簡直欲哭無淚:雖然題目中的“魔”是指那些妄圖竊取高考試卷的不法之徒,但實際上,在這位記者和命題組諸公眼里,數百萬考生和他們的老師也是“魔”,而命題組諸公才是“降魔”的“道”——嗚呼!
由此,筆者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標準化考試并非生下來就與漢語是一對天敵。如果說考試是一桿秤,那么,標準化考試這桿“洋秤“還是能稱出考生國文水平的實際斤兩的。或者說,標準化考試作為一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實驗,至少在臺灣地區還是成功的,難怪它在臺灣教育界沒有受到像大陸這樣的猛烈抨擊。
問題是:我們的“體”丟到哪里去了?我們還有沒有“體”?
也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基于今天這樣一個日益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我們應該如何重新認識我們母語教育的傳統和價值,如何擁有一種“堅毅恢弘之胸襟”來向世界學習,向我們自己學習——一句話,如何拯救我們的母語教育?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王麗】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