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如今,越來越多的現代人享受光著身子度假的樂趣,在全球范圍內,已冒起大批另類旅游公司,專門安排天體之旅,讓參加者一絲不掛地漫步澳洲內陸,或者在奧地利來個全裸滑雪。
天體旅游發展迅速
2003年初,17名自然主義者乘上世界第一列天體航班,從美國飛往墨西哥天體度假勝地坎昆,成為地球上首批享受赤裸飛行樂趣的人士。坎昆的多拉多天體區近年訪客量也大幅上升。
在慕尼黑的公園里,春夏間,總會上演著一幕幕男女老少赤身裸體躺在地上的壯觀的“自然”場景,游客眼界大開,盡管擁有“上帝的杰作”之身材者寥寥可數。
巴西文化一向以熱情奔放著稱,首都里約熱內盧海灘上,巴西女郎最愛穿著性感的比基尼嬉水,這個開放的城市,最近終于爭取到裸泳、裸曬的合法化。1994年政府曾頒布禁裸令,直到去年9月底,里約熱內盧當局才撤銷法令,把該市西部一處泳灘辟為天體區。沙灘上已豎起告示牌:界線以外,天體區。在區域內,反而是身穿泳衣的弄潮兒,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看到裸露人體的私處,引起尷尬;至于那批裸露人士,倒是一派悠然自得。
據巴西國家天體者協會稱,過去三四年間,裸體主義者數目增加了一倍。
大西洋彼岸,美國人也即將擁有首個天體基督教教堂。它位于佛羅里達州,名為NATURA教堂,供自然主義者做天體彌撒用,里面還有禮品店、游戲室和咖啡座。
寬容的社會制度、更大程度的性別平等,以及消費者對大自然一沙一石愈益濃厚的珍視,是天體假期自20世紀初以來一直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美國天體娛樂協會欣然宣布,過去10年該會會員數目增長75%,其他地方的裸體主義者陣營也不斷擴大。
裸露文化源遠流長
裸體運動源于古希臘文明。當時人們認為人的胴體是大自然最美的事物,是人類用以表達自信、自豪的最佳載體,因此人們不單裸身在體育活動上,在節日慶典上也裸,而且用各種藝術形式去表現裸體。中世紀時,裸體活動被基督教會禁絕,到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開始透過藝術形式歌頌人體美,直到19世紀,裸體運動再被禁欲主義壓抑,但始終存在于歐洲文化中。
20世紀初歐洲各國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部分人士舉行裸體活動,反擊工業社會對個性的壓抑。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自然主義者對戰爭的野蠻和殘酷深惡痛絕之際,更大力歌頌生命的美好和自然。裸體活動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裸體運動在20世紀30年代由歐洲傳入北美洲,60年代女權主義者也加入裸體運動陣營,到90年代,歐美各國政府對各種非色情裸體活動都給予相當的寬容,尤其是北歐國家和德國北部。
歐洲裸露文化開始時還是比較保守的,男女分開活動,身上還可以掛些泳衣、泳褲之類的東西。今天,這種天體文化已愈見徹底和普及,歐洲人開始在公園、陽臺等一切露天空間赤身享受陽光。在到處片片青草地的歐洲大小城市、小溪畔、山谷中……凡是陽光照到的地方,歐洲人都可能馬上來個袒胸露體,零距離親近大自然。
歐洲人特別鐘情陽光下的裸露,也有一定的環境因素。歐洲冬日天氣奇寒,北歐不少國家太陽長年不露臉,加上歐洲人皮膚白,因此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黝黑的皮膚常被當成健康指標,男女老幼紛紛追求“黑色健康美”,不管你因憂郁癥還是皮膚病去看醫生,歐洲醫生總會叫你去曬太陽。
習慣生活在陽光強烈的熱帶或亞熱帶的居民,對歐洲人這種向往陽光文化的意識,自然難以引起共鳴,一如西方人對亞洲美白熱潮另眼相看一樣。
一名法國天體主義者稱,天體是一種生活藝術,是一種生命哲學,天體主義基本理念是接受自己(包括自己身體的缺點)、尊重他人以及愛護大自然。
天體文化三派別
裸露已成為一種文化,而且享有一個頗浪漫的名字——天體文化。它強調身體解放,反對病態社會制造的病態生活方式。天體文化發展至今,大概可分為三派。
自然主義:自然主義的口號是“回歸自然”,崇尚自然健康。奉行者傾向與大自然直接接觸,相信心理與生理俱能在大自然中得到紓解,活躍于森林、天然湖畔等地方。自然主義兼容裸體哲學,但裸體哲學不是自然主義的全部內涵,裸露只是其體會自然的方式之一。自然主義者著重人類與自然的協調,認為在大自然中裸露,具有教育與調和作用。他們讓皮膚直接體會清風、狂雨、白雪、陽光,通過天人合一式地回歸自然,建立自信和安全感。除了接近大自然外,自然主義奉行者著重飲食健康、定時運動,不少更是素食者,不煙不酒,有些甚至只穿生物環保衣服。
裸體主義:裸體主義奉行者為了“表達裸體意識”而裸露,他們在家中也不穿衣服,經常參與裸體群聚(如天體營),認為集體裸露能紓緩來自社會過多的禁忌和挑釁,認為赤身裸體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有效方式(沒有楚楚衣冠,就沒有隱藏,就不用防備),才能盡快實現人人平等。
身體解放文化:德文Frei Koerper KULtur,(又稱FKK),指裸體主義者的群聚或族群。德國有不少FKK俱樂部、組織或社團,都是裸體主義者的大集合。FKK運動在20世紀初開始蓬勃興盛,天體聯誼會等組織多如雨后春筍,在當局的寬松政策下,到處舉行天體文化探討會,街頭宣傳冊子、廣告俯拾皆是。
(文/姜勇 摘自香港《大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