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0日電 農村問題研究專家溫鐵軍用“似曾相識燕歸來”形容剛剛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他說,從1982年到1986年,中央連續出臺了5個類似的一號文件。這些文件當時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積極性,并且使農民連續7年收入增加。
中國青年報今日發表的文章認為,農民收入的增長拉動了內需,拉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這種典型的擴大內需高增長,人們認為和當時的5個一號文件有很大關系,因此,今年再次出臺一號文件時,人們自然而然地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政策信號。
溫鐵軍認為,從內容上看,此次出臺的一號文件和上個世紀80年代出臺的5個一號文件有很多相同性,比如都強調了鄉鎮企業的發展、農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等內容。“前5個一號文件曾在農民中引起很大響應,農民們盼望年年都能出個這樣的文件。相隔18年,再出臺針對農業的一號文件,表明中央不僅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而且開始以文件形式落實了。”
溫鐵軍認為,此次出臺的文件體現出三大政策調整:
第一,文件清晰地說明農民增收的重點和難點在于種糧農民。
第二,強調全國范圍內停止征收農業特產稅;5年內,農業稅收每年減少一個百分點,到本屆政府任滿時可降低到3.4%。
第三,是在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上留下了很大空間。溫鐵軍介紹,這主要表現在允許多種不同形式符合農戶需求的金融創新。除了提倡外資、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外,更重要的是,允許社區范圍內農民組成互助、合作的金融體系。
溫鐵軍認為,盡管一號文件提供了“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解決辦法,但中國農村改革仍然面臨著艱巨的任務。
溫鐵軍說,“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年來對如何深化農村改革的認識不清楚。”首要問題就是農民的高度分散——出現了2.3億分散的小農戶。當時農民的兼業化經營即達70%,現在還是這個比例。從這一點上講,中國農村改革25年來沒有變化。而此次文件,也沒強調這個問題。農民難于合作,引發了農村改革的另一個根本性問題——壟斷問題。
溫鐵軍說,他跑了30多個國家,做了大量比較研究發現,解決壟斷的最好辦法,莫過于讓農民形成合作組織。這是因為農民在單純的生產領域合作沒有效益可言。只有放開農民在金融領域、保險領域、購銷領域以及加工領域的合作,甚至對農民合作社在城市中辦的超市進行免稅,將其收益返還農村建設,這些合作組織才能具備競爭條件,但這個辦法在中國卻一直沒被采納。
他還認為,“盡管目前中央政府想幫助農民解決問題,但縣級以下的所有部門早已離農而去,很少為農民服務了”。更重要的是,這些部門現在又下達各種各樣的文件,甚至要求立法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在部門利益不僅沒有理順反而得到強化的情況下,以部門文件和部門立法來規范農村社會經濟秩序的結果,必然使中央良政變成地方惡政。
“這意味著,整個制度環境需要重新建構。而這一內容,也沒有進入決策視野。”溫鐵軍說,當然,不能要求一個文件把這么多年來積累的問題全部解決。此次“一號文件”作出的調整,就是實事求是地針對了現實。(譚新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