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3日電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王琴華13日在第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舉辦的“2003標準與專利北京國際論壇”上說,國外反傾銷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主要障礙之一。
據介紹,到2002年底,國外對中國反傾銷立案已超過500起,占全球案件總數的14%,居世界各國之首,給中國出口造成了數百億美元的直接損失。
王琴華指出,當前國際范圍內以反傾銷為由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中國出口面臨新的壓力。2001年,國外對中國反傾銷立案達55起,為歷史最高。2002年,對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立案有47起。
王琴華提醒廣大國內企業,要注意防止反傾銷的三大誤區:
首先是一些企業不能正確理解反傾銷領域中傾銷和損害的特定法律概念。
其次是一些企業認為國家是保護國內企業的,只要企業受到損害,不論是否有證據,國家主管部門一定會作出肯定性裁決。
第三是一些企業平時缺乏財務管理制度,賬目混亂,難以提供確鑿的數據。
王琴華表示,對此如何運用好世貿組織貿易救濟措施法律來應對,政府主管部門要作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進一步完善我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法律體系。王琴華介紹,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頒布的新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條例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還要制定一系列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法律,增強辦案透明度。
二是加大交涉和辦案力度。王琴華表示,目前中國對外反傾銷已立案24起,有效地制止了國外產品的低價傾銷,保護了國內相關產業。但無論從立案數量和辦案質量上來說,還不適應國內產業的要求,要繼續加大力度。
三要建立產業預警機制。王琴華表示,中國從2001年開始研究建立產業預警機制,根據我國產業結構情況,確定了監測產品目錄,編制了相關軟件和模型,建立監測網絡和專家系統。目前在汽車、化肥和鋼鐵三個試點行業已取得了初步效果,下一步還要繼續進行下去。
最后要充分運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中國和中國企業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