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鏗鏘有理|黨校公開課】如何讀懂開放的中國
視頻:【理響中國·鏗鏘有理|黨校公開課】如何讀懂開放的中國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在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和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與光明網聯合推出“理響中國·鏗鏘有理|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暨黨校公開課第十二季”專題視頻。專題視頻堅持問題導向,10位黨校主講嘉賓通過與青年教師和學生對談的形式答疑釋惑、增進共識,用通俗語言、翔實數據、鮮活事例,著力把好的改革舉措宣傳好,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人心。
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磊教授解讀“如何讀懂開放的中國”。
【文字實錄】
楊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講師]:趙老師,我們國際戰略研究院的青年教師在學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之后,最深的一個體會就是提出了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特別強調了制度型開放,那么這跟我們過去所講的對外開放有什么不同呢?如何體現其中的“高水平”?
趙磊:我們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從 1978 年改革開放到現在,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的不僅是中國的經濟實力,包括城市面貌,改變的尤其多的是中國人的精氣神。尤其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所以可以說是開放使中國更加自信,自信又使中國進一步高水平開放。
我常和外國朋友講,如果四十年前甚至是十多年前,你不到中國你就感受不到中國。但是今天你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隨時可以感受中國,中國的影響無處不在。今年 8 月份我坐飛機去了趟巴西和智利,當時我在大街小巷看到了很多中國汽車的品牌,長城、比亞迪、宇通,那么多中國企業品牌。我們要將產品賣給世界,提供給世界,我們也歡迎國際社會的最好的產品進入中國,讓世界分享中國大市場。所以我們講,對中國而言,開放就是站在世界地圖面前規劃自己的發展,中國要有能力調動整合全球資源,而且要有能力實現高水平開放。
所以什么是高水平呢?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內涵就是制度型開放。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未來中國要實現從大到強,我們就必須重視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從國際進口博覽會到西部陸海新通道,從粵港澳大灣區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從國內 22 個自貿試驗區到中國同 29 個國家簽署了 22 個自貿協定,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到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再到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 這些全面展現了中國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我們要打造一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這就又談到另外一個問題,高水平開放是需要有制度保障的,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制度保障。今天我們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中國致力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要用好國內國際兩類規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我們要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這個政策說的通俗一點,叫“一加一減一清零”。要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做世界共同現代化的“同路人”。
楊路:感謝您的解答,您的解答也啟發我想到了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剛剛您提到了,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我們中國向全世界提供了公共產品,我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有意義的就是共建“一帶一路”,您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專家了,能不能給我們詳細講一講?
趙磊:高水平開放的務實抓手,就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開放,特別是高水平對外開放,就意味著中國的國際半徑越來越大,聯通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強。所以“一帶一路”就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務實抓手,中國要以自身開放帶動國際社會的共同開放。到目前為止,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中國企業在加速國際化,我們不僅實現了產業、服務的“走出去”,也能夠實現技術、標準的“走進去”,以及文化還有理念的“走上去”。截至 2022年底,中國2.9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共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66萬家,年末境外企業資產總額達到了8.4萬億美元,年末境外企業員工總數超410萬人,其中雇用外方員工近250萬人。所以現在看中國企業在海外項目多、人員多、資產多。這些數字也證明我們的開放是具體的,是實實在在的。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共建“一帶一路”要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我舉兩個小的例子,比如說塞爾維亞,有一個標志性項目叫斯梅代雷沃鋼廠。斯梅代雷沃鋼廠是當年塞爾維亞的國有企業,成立于 1913 年,但是之后破產了。2016 年我們的河北鋼鐵來到塞爾維亞,并購了這個項目,使這個企業目前發展特別好,連續多年是塞爾維亞最大的出口企業。這個企業有 5000 多名員工,就這一個項目給當地帶來很多稅收,穩住了就業,失業率大幅降低,甚至這個城市目前是塞爾維亞新生兒出生率排在第一位的城市。我遇到塞爾維亞的朋友,我在講這個“一帶一路”的斯梅代雷沃鋼廠項目時,我說中塞友誼——我們是“塞鐵”,但他們說不是“塞鐵”,是“塞鋼”。因為他們認為鋼比鐵還硬,中塞的友誼是扎實的,是有根基的。
我再講一個項目,比如說我們周邊的國家老撾,好多年前我給老撾班講課,一個老撾學員課間休息用中文和我聊天,他說老撾離中國很近,但我們發展不好,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國內沒有基礎設施。老撾鐵路只有一條,只有 3.5 公里,那怎么發展?所以中老鐵路 2021 年正式通車。目前這個鐵路(老撾段)414公里。從3.5公里到414公里,時速160公里,直接連通了中國的昆明到老撾的萬象。老撾就通過這一個項目,將自己從過去的末梢變成新時期聯通世界的前沿,將一個過去的“陸鎖國”變成了“陸聯國”。這樣的案例在全球有很多。我記得去年我遇到一個老撾來中國留學的一個班。我就問他們,在他們的心中,“一帶一路”等于什么?一個小姑娘,她說“一帶一路”等于朋友。中國的開放是真誠的,可能一次出訪、一個見識、一個故事,就可能改變他們的人生。所以對她來講,“一帶一路”是什么?是朋友是眼界。這樣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同 150 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未來“一帶一路”要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的“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所以“一帶一路”給國際社會帶來的是什么?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總之,中國以自身的高水平開放,提升了普惠包容經濟全球化的確定性,而且中國有能力以自身的現代化推進國際社會的共同現代化。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理論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22:40:57
- 2024年12月27日 20:46:30
- 2024年12月26日 18:54:08
- 2024年12月25日 10:14:14
- 2024年12月23日 21:40:52
- 2024年12月23日 20: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