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論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并對誰來改、改什么、改革堅持什么原則、怎么推進改革等重大問題進行了闡釋。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方法論意義,需要加以科學把握。在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各領域改革協同聯動,處理好守正和創新、發展和安全的辯證關系,推動改革舉措聯動集成、協同高效,形成整體合力。
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強大力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凝聚起各方面的強大力量。
堅持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障礙、沖破落后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各種利益固化藩籬,是突進深水區、啃硬骨頭、涉險灘的偉大社會革命。《決定》把黨的領導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原則首位,強調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新時代以來,我們堅定不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堅持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領導,能夠確保改革的目標道路不偏,更好激發改革的強勁動力、凝聚改革的磅礴力量。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決定》在闡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時提出,“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策因何而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中強調,“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利為誰而謀;《決定》要求“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改革設計中來”,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力源自何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改革,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成效也最終由人民評判。
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強大力量。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黨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人民參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揮主體作用提供了制度框架和政策環境;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能夠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整合為共同的改革目標,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人民是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實基礎和力量源泉。黨領導制定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舉措只有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推動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各領域改革協同聯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在《決定》13個部分的分論中,涉及經濟領域的就有6個,足見其分量之重。這就需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正確把握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各領域改革的辯證關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具有強大的牽引、帶動和示范效應。經濟體制改革要求通過降低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成效,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市場活力、提高經濟效率,進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就是要通過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而為其他各領域改革創造良好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同時,其他各領域改革也要緊緊圍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力,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改革的關聯性互動性明顯增強,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高。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不能孤立地看待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各領域改革,而應將其視為有機整體。在改革實踐中要堅持系統觀念、善于運用系統思維,加強統籌謀劃,全面協調推進各方面改革,更加注重各項改革配套銜接、相互促進,確保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各領域改革相互銜接、相互配合,形成協同效應。
把握守正和創新的辯證關系
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守正創新,改革無論怎么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于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改革,必須正確把握守正和創新的辯證關系。
守正強調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根本,能夠為改革提供穩定的基礎和正確的方向。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守正,就是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立國之本不動搖,堅持貫通和體現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不偏離,堅持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不放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迷失,確保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征。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只有持續改革創新,才能解決新問題、應對新挑戰、適應新環境。可以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征程上一場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的重大創新,其具體過程就是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抓住機遇、找準切口,大刀闊斧地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把握守正和創新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守正和創新交織融合、聚變躍升的動態過程。守正是創新的基礎和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推動改革沿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煥發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正能量;創新是守正的發展和延伸,只有堅持創新把“把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好,才能“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始終保持強大的生機活力。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需要統籌兼顧、同步推進,實現動態平衡、相得益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國內國際形勢紛繁復雜的背景下進行的一場十分廣泛深刻的社會革命,涉及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前進道路上必然充滿艱辛。必須把握發展和安全的辯證關系,明確改革優先序、把握好時度效,既解決發展和安全各自領域的問題,又解決發展中的安全和安全中的發展問題。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世情、國情、黨情都在發生復雜深刻變化,有很多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只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突破高質量發展中的卡點瓶頸,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進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物質財富,為解決包括安全在內的各種現實問題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手段。
安全是發展的保障和前提。世界各國現代化的歷史反復證明,外患不斷、內亂不止的國家和民族,現代化是無從談起的。只有打造強大的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才能更加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不被打斷。因此,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既要通過改革破解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等領域的難題,又要在改革過程中嚴守安全底線,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以高水平安全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在安全狀態中,發展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與有利的條件,發展成果也會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相反,一旦處于不安全狀態,發展進程極有可能被打斷,發展成果也會得而復失。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充分考慮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雙重需求、雙向需求,既不能片面地為追求發展而忽視安全,也不能孤立地強調安全而犧牲發展速度和質量,要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把握好二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協調互促。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郝永平 孫 林 作者均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理論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22:40:57
- 2024年12月27日 20:46:30
- 2024年12月26日 18:54:08
- 2024年12月25日 10:14:14
- 2024年12月23日 21:40:52
- 2024年12月23日 20: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