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提速 上海僑界盼以“創”促興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范宇斌)最近,“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熱詞,上海市普陀區成為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重要節點。
4月1日,僑界青年企業家走進普陀主題活動在普陀區“創新里”科創產業空間舉行。活動以“產業創新帶,逐夢新機遇”為主題,旨在匯聚僑力量,加快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
沿滬寧產業創新帶串起上海普陀和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鎮江、泰州“七市一區”,將打造創新協同生態、打造長三角引領地、打造產業集群高地。

“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沿線科技資源富集、戰略平臺眾多,堪稱長三角的‘創新大腦’。同時,還擁有良好的協同發展基礎。”沿滬寧協同創新城市聯盟專項機制工作專班常務副主任陸海介紹,作為上海連接長三角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重要節點,普陀區著力打造成為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引力場、智匯源、創芯孵化器和服務中心”。
“加快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已被寫入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在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過程中,科技企業孵化器肩負培育創新主體、加速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的使命。據了解,普陀區“創新里”科創產業空間目前已吸引一批硬科技企業“種子選手”入駐,逐步構建起更加完整、更有集聚力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

“僑界人才薈萃、聯絡廣泛、融通中外,是打造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重要力量。”上海市僑聯青年總會副秘書長、科迦孵化器創始合伙人趙云昊建議構建“沿滬寧僑創走廊”,以“僑連五洲·滬上進博”主題活動為紐帶,以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沿線產業資源為抓手,吸引全球華僑華人及留學歸國人員來長三角創新創業,通過各類生產要素的互補、協同和流動,實現“上海研發”攜手“江蘇制造”,讓“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普陀區僑青會會員、墨泉生物創始人秦楚漢2022年帶領團隊回中國創業,專注于深度集成人工智能和算法種植的垂直農業技術,目前公司將工廠設在蘇州,并和南京、無錫、泰州等地的企業及科研團隊合作。
秦楚漢是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受益者,他希望打造“沿滬寧協同創新城市跨學科協作平臺”,“垂直農業是高度跨學科的行業,在研發過程中容易在陌生的領域‘交學費’,如果有一個官方的協作平臺,想必可以吸引‘靠譜’的人才和企業,將跨學科資源整合起來,讓研發迭代變得更高效”。
僑界青年企業家、上海智康加機器人創始人徐培麒從事新一代康復機器人的研發,目前公司正積極開拓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沿線的業務。他建議打造“沿滬寧康復產業聯盟”,在產業協同方面,借助上海的臨床和高校優勢,形成“上海研發、江蘇制造”的產業鏈。同時,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可深度融合,通過政策引導,設立“沿滬寧協同創新科技項目”,培育智能康復新質生產力。
普陀區委常委、普陀海外聯誼會會長魏靜表示,僑界青年的創新基因與上海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普陀區僑聯推動“市-區-街-園-校”聯動,多元賦能僑界青年創新創業,期待僑界青年以“僑”架橋,以“創”促興,共筑創新生態,共拓產業空間,共享創新紅利。
上海市僑聯主席齊全勝說,希望匯聚僑界青年企業家力量,助力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擴大海內外對創新帶建設的認知,用好地利、政策、產業、科研、生態等優勢,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支持更多僑界青年企業家在創新帶建功立業、實現夢想。(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16:30:38
- 2025年04月20日 17:58:31
- 2025年04月16日 00:53:57
- 2025年04月15日 11:27:48
- 2025年04月11日 13: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