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珍愛宮史料探尋中德文化交流印記
中新網柏林3月18日電 以“從珍愛宮史料到解鎖跨文化交流的盲點”為主題的中德文化對話活動近日在德國比施魏爾(Bischweier)舉行。
此次活動由復旦大學德國校友會主辦、中國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事館指導。與會中德人士從德國珍愛宮大量中國藏品并曾舉辦“中國美宴音樂節”出發,共同探討挖掘更多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元素”。

位于德國黑森林北部的珍愛宮(Schloss Favorite Rastatt)宮主希比拉·奧古斯塔侯爵夫人(Markgräfin Sibylla Augusta)堪稱德國貴族王宮中最忠實的“中國粉絲”。她出生于1675年,是出身名門貴族的建筑師和藝術家,在珍愛宮中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的古代瓷器和收藏品。她還于1729年打造了轟動一時的“中國美宴音樂節”,并于同年出版了同名畫冊書。后來隨著宮主逝世和歲月洗滌,這段關于中國文化藝術的軼史漸漸被當地民眾遺忘。

活動現場,該活動發起人、復旦大學德國校友會成員花映紅與德國知名漢學家、德國特里爾大學教授卜松山(Karl-Heinz Pohl)以中德不同視角帶領與會人士領略了這位女宮主的“中國猜想”,尤其是那些關于中國夜宴美食、唐人蠟像、仕女圖壁紙、青花瓷器以及身著中國古裝的德國樂隊等方面的內容。
卜松山表示,德國漢學界至今公認的中德文學藝術交流起始于德國文學家歌德的詩歌作品《中德四季晨暮雜詠14首》。此次對德國珍愛宮中國文物以及侯爵夫人“中國美宴音樂節”的史實挖掘,預示著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對德國的影響恐早于歌德時期,在學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德國漢學家們也將對此發現進行進一步研究。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副總領事伍鵬飛表示,珍愛宮的大量中國藏品以及侯爵夫人舉辦中國文化活動,展現了侯爵夫人非凡的藝術才華和對中國文化的極大興趣,也映射出18世紀早期歐洲人對東方的熱情。如今,中德長期互為重要貿易伙伴,不僅為兩國人民的福祉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還極大增強了雙方的文化交流,希望校友會能夠繼續為促進中德兩國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2日 17:02:50
- 2025年03月21日 11:17:35
- 2025年03月20日 13:26:44
- 2025年03月19日 13:16:09
- 2025年03月19日 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