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7日電 美國《僑報》6日刊文認為,2008年的中國外交,特別在奧運會之后,顯得越來越積極主動、充滿自信。不過,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可以正式告別“韜光養晦”,毫不含糊地向外展示“肌肉”了?當前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挑戰,依然是化解持續不斷的“中國威脅論”壓力,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之后的不適應和恐懼心理。展望2009年,中國要有效保障自身的利益,光靠彰顯大國實力不行,還須放低身段尋找一種新思維,特別是內外兼修,經營好國家形象。
文章摘錄如下:
從強烈譴責布什政府對臺軍售到冷面薩科奇、毅然推遲中歐峰會,從劉貴今特使數度出訪蘇丹參與達爾富爾沖突各方斡旋,到出兵亞丁灣為中國商船護航,2008年的中國外交,特別在奧運會之后,顯得越來越積極主動、充滿自信。
活躍的身影背后,中國外交似乎出現了某種轉向。一方面,中國更加強調國家利益,凸現國家實力;另一方面,越來越看重國際形象,愿在能力基礎上成為體系當中現存秩序與規則的建設者和維持者。
這種轉向,從根源上講是和國力大幅提升的反映。1978年之后,北京鑒于當時國力虛弱,一改之前的“革命外交”風貌,開始低調起來。彼時的中國外交,像它的具體執行人——外交官一樣,顯得拘謹而內斂。當時的中國不愿輕易參與外部爭執,外交重心在于為經濟中心保駕護航,努力贏取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由于這樣一種附庸地位,中國外交被磨去了鮮明的個性,沒有太多引人注目之處。當然,筆者并非說中國外交因缺乏鋒芒就毫無成績,實際上正是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周邊和國際環境大幅改善。
30年過去,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年均9.8%的GDP增長率使國家大踏步邁進世界前四強。為了經濟騰飛,中國外交曾甘于寂寞,現在終于得到了豐厚的回報。2008年,當中國從災難和廢墟中走出來、通過奧運將實力完美地展現在世界面前時,當全球陷入金融恐慌、連美國都吁求北京出手相助時,中國外交自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動力。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可以正式告別“韜光養晦”,像俄羅斯那樣毫不含糊地向外展示“肌肉”了?有種觀點認為:既然中國強大了,北京握有越來越多的籌碼和資本,就應勇敢地捍衛利益、改造秩序甚至挑戰霸權;當布什對臺售武,北京就應拋售美元國債;當薩科齊會見達賴,中國民眾就不應止于高層反應,而應全面抵制法國商品。
顯然,這種簡單直白的對抗思維,不僅荒唐而且危險——將大國間的生死博弈看作常態,絲毫沒看到合作的必要性;將國家核心利益與邊緣利益混為一談,無限制追求中國的相對收益,完全扭曲外交的本來面目和根本任務。
筆者以為,當前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挑戰,依然是化解持續不斷的“中國威脅論”壓力,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之后的不適應和恐懼心理。十幾年來,中國已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對中國觀感的微妙變化就是典型例證。
回顧2008年,盡管世界透過奧運會重新認識了中國,但中西之間也圍繞價值觀、意識形態等非根本利益出現了罕見的、劇烈的正面沖突。展望2009年,中國的外部環境仍不容樂觀,由于對這個東方大國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外部長期存在的一種歪曲、抵制思潮還有可能發酵。中國要有效保障自身的利益,光靠彰顯大國實力不行,還須放低身段尋找一種新思維,特別是內外兼修,經營好國家形象。
參與達爾富爾斡旋并派出維和部隊,也許是北京近些年在外交上的一個重要變化。盡管是以相當平和且極不情愿的方式,但還是反映出北京開始重視形象,有選擇地對外部要求做出回應。這一點還可從中國政府在奧運后的表現看出來。出兵參與國際社會打擊索馬里海盜,也體現了“走出去”思維。從長遠角度看,如何維持自我意愿與外部壓力之間的平衡,也是一項重大挑戰。(李因才)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