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中國海上維權挑戰敏感地帶
專家期待中國執法船再赴釣魚島
2010年中國海洋維權形勢嚴峻開局,幾大海域都有潛在的沖突點,海上維權隊伍的出海之路并不平坦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穎、于冬發自北京 “在遠離祖國大陸的南沙海域,航行一兩天都見不到一艘船。如果突然一艘掛著五星紅旗的中國政府的執法船只出現,值班的船員會叫醒在船艙里熟睡的船員,他們都會跑上甲板高喊,向執法船揮手致意。如果不在海上生活,體會不到這種感情。”年近花甲的崔思義在17歲時就隨父出海,現在已是海南省三沙市一家漁業公司的總經理。
崔思義的樸實話語吐露的是普通漁民對中國政府執法船的殷殷期盼之情。然而,在茫茫的爭議海域上,中國海上維權隊伍的出海之路并不平坦。
2010年初始,擺在中國海上維權力量面前的就是維權形勢的嚴峻開局:談判桌上中日外長圍繞東海油氣田問題爭執不下,一則海南建國際旅游島的消息竟然引發了鄰國越南的強烈反彈,美軍的調查船依然我行我素地進出南海……
南海一度罕見中國巡航船
“五龍治海”,一位海上執法人員以此來形容中國具有海上行政執法職能的五大部門:海監、漁政、海事、海關、海警,各有分工、各司其職。其中,在風起云涌的周邊海域直面外國侵權行為更多的是海監和漁政部門。他們在海上維權時不僅要面對可能的摩擦和潛在的危險,還要考慮可能造成的國際影響乃至外交糾紛,出海之路走得艱辛而謹慎。
對于中國海監、漁政等海上執法維權力量在南海的發展歷程,崔思義自稱只是一個“旁觀者”。憑借40余年來的片段記憶,他向《國際先驅導報》勾勒出了他眼中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南海風平浪靜,崔思義正值青年,他甚至還參加了由帆船和機動船組成的混合船隊遠赴南沙打漁。隨后,形勢急劇惡化,當地政府嚴令任何漁船不得去這些爭議海域活動,以免引起外交糾紛。其間,他偶而一兩次悄悄赴南沙捕魚時發現,外國的漁船變得多了,外國的軍艦也變多了,但掛有中國國旗的執法船卻十分罕見。
直到2000年左右,崔思義等漁民明顯地感覺到了變化。當這些漁民嘗試著接近南沙群島等存在爭議的海域時,發現飄揚著五星紅旗的海軍軍艦和海上執法船增加了起來。每當漁船和這些鋼鐵“巨獸”會面時,他們會相互鳴笛示意,甚至會傳來中國執法船滿懷感情“注意安全”的叮囑。
崔思義并不知道正是在這一時期,中國漁政部門加強了對有關海域的漁業資源保護工作;中國海監總隊也在1998年正式成立,并迅速承擔起維護祖國海洋權益的重任。南海諸多島嶼因為遠離大陸,面積狹小,補供困難,不具備移民條件。根據現行國際法和相關國際慣例,中國官方船舶在這些爭議海域的存在及活動,具備了宣示主權和主張管轄的意義。
從2007年開始,中國執法船實現了對中國全部管轄海域全天候、不間斷的維權巡航,每月都有執法船或飛機到南沙群島、黃巖島等重點海域巡視管理。應該說,巡航制度相對固定后,周邊有關國家曾抗議和炒作了一段時間,但也逐漸默認了這一事實。如今,中國執法船每次巡視這些海域,抗議的聲音越來越少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