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市岱岳區建設局原局長周廣玉共擁有公司18家,涉及房地產、工程監理、典當、擔保、制藥等五大行業,個人資產上千萬,因受賄等問題被判無期(今日本報A13版)。
雖說亦官亦商現象在今日仍不鮮見,但像周廣玉這樣能將個人企業開到18家,并且在近10年的時間里平安無事,則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當然,對當地的紀檢機關、工商機關等相關職能部門,我們也得刮目相看——假如他們都是一些正常履行職責的國家機關,想必周廣玉局長不至于當老板當得如此隨心所欲。
我們不得不如此想象:假如,周廣玉不是貪欲大了一些,在開公司的同時還順便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濫用職權,估計他不至于落網落得這么快,他的老板工作還會干得更長久一些,開的公司也可能會更多,對老百姓利益的損害當然也會更大。而有關職能部門的失職行為,難免會隨之持續。
從某種意義上講,職能部門的失職瀆職,會助推違法亂紀。同樣,監管制度與信訪制度不健全,則無異于誘人犯罪。這個道理就好比,有一大堆的錢沒人看管,見錢者絕無可能依靠道德來管住自己的雙手。鄧小平曾說,好的制度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使好人變壞。奈何,我們的監管制度在很多領域幾乎都失靈了。雖然官員經商被國家明令禁止,但由于地方上的執法環節不嚴,還是有許多官員在“亦官亦商”著;雖然“一把手”犯罪早已成為嚴峻的腐敗問題,但是對“一把手”的監管漏洞也沒有填補好。譬如周廣玉,在擔任房管局長、建設局長期間,就多次挪用公款、自己審批自己的公司,這些行為幾乎不受約束。
這時候有必要認真審視“利益共同體”現象。學界認為,“利益共同體”是阻礙制度發展、干預執法的最大絆腳石。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涉及官場經濟犯罪問題上,“利益共同體”的集體失明,是屢見不鮮的,F在的難點在于,制度如何消除“利益共同體”,使他們繼續干擾制度的健全?(廣東 椿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