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最新消息,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通往汶川的道路目前仍在緊急搶修中。已全線搶通的西線道路因再次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受損十分嚴重,目前塌方路段能夠維持通行,但隱患較多。圖為5月14日逾千官兵徒步緊急趕往受災嚴重的映秀鎮情景。 中新社發 黃榮 攝
四川大地震,從都江堰到汶川縣映秀鎮沿線民房和交通受損嚴重,許多受困的居民紛紛離家趕往安全地點,也有許多居民想回家看往地震區的親人。圖為14日,回家看望親人的居民得知汶川縣受損嚴重傷心欲絕。 中新社發 黃榮 攝
|
中新社汶川五月十六日電 題:徒步走進震中汶川映秀鎮:永生難忘的記憶
中新社記者 鄒輝 沈晨
為了盡可能早地報道震中汶川的災情,中新社記者在地震發生后就一直想方設法進入地震災區最前沿。五月十四日晨八點左右,中新社記者一行三人跟隨武警四川省總隊共一千一百余名官兵,從紫坪埔水庫大壩附近開始翻山越嶺徒步向震中汶川映秀鎮挺進。
徒步走進映秀鎮會是包括前往救援的武警官兵和記者永生難忘的記憶,這不僅是因為此次徒步要翻山越嶺、有五十余公里之遙,更是因為此次徒步險象環生,由于余震不斷、加之前一天大雨滂沱,沿線滑坡不斷,一不留神就會有石頭從身后或身前滾下。沿途大量民房、廠房倒塌、公路上汽車被砸,地震造成的慘象也令大家永生難忘。
為了能早一步趕到映秀鎮救助被困在廢墟中的傷者,武警官兵以急行軍的速度進發。從紫坪埔水庫大壩開始就要翻一座山坡,由于前晚大雨,狹窄的山路泥濘不堪,且只容一人通過,走山路幾無經驗的本社記者在官兵們的幫助下艱難前行。
翻越山坡后到了二一三國道,原以為走公路會比較輕松,卻沒想到存在著更大的危險,隨時都可能有石頭從公路一側的山坡滾下。途經長九百余米的友誼隧道時,附近的災民告訴記者和武警官兵們,隧道里近兩天不時有石頭落下,告訴大家要快速通過。
進入隧道,由于停電,里面一片漆黑,可以聽到小石塊掉落的聲音。大家的心里緊了一下,但也顧不了什么,聽著前面人的腳步聲,快速前行。九百余米的長度倘若是在公路上行走,大家會不知不覺地走完,而在隧道里雖快步如飛,大家仍覺得如蹣跚蠕動,時間長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見到出口光線的一剎那才如釋重負。
記者沿途看到,二一三國道到處都被地震震裂,幾無完整處,有的裂縫深達一米有余,路面到處被擠在一起高高拱起。路上到處都是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大者有數噸重。公路也不時被滑坡山石阻斷,大家只有或繞行,或從滑坡處翻越過去。記者翻越時,不小心半只腳就陷進了爛泥里,小石頭從身邊滾落,瞬間心被揪住一般。
沿途到處停著未及逃出的汽車。有的汽車不那么幸運,被滑下來的大石頭砸中,面目全非,車中還有遇難者,記者在拍攝照片時,隨行的女記者頓時眼淚就流了下來;不少旅游大客車的窗戶玻璃被砸壞,估計是游客們逃生時采取了緊急措施;人們逃生時都未及帶上什么東西,有不少行李箱留在了汽車里;有些車主還在車前玻璃上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自己的聯絡電話,并請“政府代為保管”車輛。
公路沿線幾乎看不到未受影響的民房,九成都已倒塌。災民們看到官兵們到來興奮不已,自發地燒了開水在路上排隊慰問官兵們。災民們沿途都在向記者訴說著地震發生的情況、以及如何互幫互救,令記者感動不已。
災民們生活目前十分艱苦,他們大都搭著簡易棚安身,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食物和水也越來越少,但他們相信政府很快會將救援物資送到手中。記者還看到,有些災民已經開始埋葬在災害中喪生的親人,雖然已經省去了很多喪葬民俗,但依然撒著紙錢,以慰死者的在天之靈。
行走到一半路程時,記者的右腳拇指被一塊石頭砸中,頓時疼痛不已。但還得繼續往前行,奇怪的是,沒過多久記者就感覺不到了疼痛,不知是從哪里來的一股力量,令自己行走如前。
離映秀鎮五六公里處是最艱難的一段路程。由于二一三國道橋梁垮塌,步行隊伍不得不從公路下方的老路繞道。這條老路基本上都已被滑坡的山石掩蓋,大家只有從滑坡的石頭上翻越過去,而腳下就是咆哮的岷江,倘若腳下打滑或再滑下一塊石頭后果不堪設想。這五六公里的道路大家是摸著石頭一步一步挪過去的,記者親眼看到,一塊石頭從山坡上滾落,武警戰士緊急仍下行李后退才得以躲避。
下午六點半左右,經過十余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大家終于到達了震中汶川映秀鎮。記者去年五一期間曾經到過這個旅游黃金線上的小鎮,如今已面目全非,只剩斷壁殘垣。顧不上休息,武警官兵們就開始查看災情,中新社記者立即投入采訪報道中。(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