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8號,我國發射“東方紅二號”通訊衛星,衛星發射升空后溫度卻出現異常,如果不及時處理,衛星就會報廢。又是孫家棟果斷做出決定,打破常規讓衛星立即再調整五度。
王志:溫度出現異常,那又是你做決定?
孫家棟:是由于當時我們設計不周到,也是第一次搞這個衛星,這個太陽能電池供電過量,使得電池充滿了還不斷地往里充電,它就要變成一個溫度升高,在這種情況下,惟一的一個辦法,就是使得電池板對著太陽不要那么直射,把它角度調整一下,那么這是必然的結果,根據這樣情況,大家都是反應得很快。當然作為我在現場來講,是最后決策的,對技術的決策人,根據大家的建議,很快地做出這樣的決策。
王志:這種決定都是瞬間做出的,這時候你們的心理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況?
孫家棟:那陣可以說是,心情不會想到別的事了,而是當時在那種緊急情況下,所有技術人員都是思想集中到了一點,一個,為什么這個溫度突然間升得這么快,第二,一切都想不清楚什么道理的時候,就是怎么樣才能把這個溫度升高,把它制止下來,就好像一個非常危難的病人,剛一到了醫院的急診室,你首先就是要把他病情怎么樣先把他穩固下來,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也靠了很多我們這支技術隊伍,大家對自己業務比較熟練,很快就反應過來。
1999年,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孫家棟獲得了“兩彈一星”的榮譽勛章,這一年他70歲。2000年11月,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提出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研究。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繞月探測一期工程立項,并正式命名為“嫦娥工程”,而孫家棟則受邀擔任這一重大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
王志:當你接手探月工程,擔任總設計師的時候,你已經74歲了。
孫家棟:對,差不多,正式立項的時候74歲。
王志:沒有考慮年齡的問題。
孫家棟:因為國家給的任務嘛,委托我辦這件事情,我就去辦去吧。
王志:考慮過退休嗎?
孫家棟:恐怕也應當退休了,不是考慮不考慮的問題,但是從心情來講,自己還是熱愛航天事業的,畢竟已經干了一輩子這樣的情況。
王志:那74歲擔任一個總設計師來說,是不是意味著沒有更年輕的人可以接著上來。
孫家棟:我認為不能這樣說,假設你要問我的話,我認為假設當時從比較相對年輕的同志來找人的話,會比我工作做得更好,但是為什么當時就領導委托我來辦呢,我自己認為航天工程它是有連續性,它是有2004年正式立項安排的,那么嚴格來講,幾年以前就已經開始醞釀做很多立項的一些準備工作,假設再往前說一點,比如說像歐陽先生他們,已經在更長的時間就來探討,好比到月球,從科學角度來講,應當探討一些什么項目,等等這樣的情況,所以像我們這些人,都在2004年以前,多少年以前都已經逐步地開始介入到這個項目來,來支撐、研究、制訂、立項這個工作,到了2004年立項以后,那么領導可能也考慮到工作的連續性,有一些人已經做了這么長一段工作,那么委托他來辦,雖然體力、能力已經開始稍稍已經開始弱了一點,但是他對過去的過程情況比較還了解一些,這樣使得工作整個延續下來能更好一些。
中國探月工程首次設立了由總指揮欒恩杰、總設計師孫家棟和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組成的核心團隊,他們三個人的平均年齡是72歲,因此也有人把他們親切地稱作是中國探月工程的三個老頭。
王志:你們的分工分別是什么,怎么合作?
孫家棟:欒總是總指揮嘛,領導我們來搞這樣的工作,我就是個做一些整個工程的管理工作,歐陽先生作為首席科學家,他是提出來這個工程將來要給他解決一些什么問題,他希望探測一些什么項目,那么根據他提出的一些科學探測的項目,那么有關的單位就安排探測儀器,這個探測儀器探測一些數據能提供給他用,那么這些儀器要裝到星上,到星上能正常工作,將來要保證這個下來,能符合他的要求來進行使用吧,就是我們三個人在這方面配合還是很好的。
王志:你們倆人說你們是替歐陽老師打工?
孫家棟:那當然就是應當工程為科學家服務嘛,來保證完成任務,但嫦娥工程因為第一步,嚴格來講還是有這么個特點,就是你不管有沒有科學任務來講,它本身工程有個非常明確的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呢,就是首先我要能去,能辦成這件事情,這句話看著是好像老說這句話,很簡單,你首先工程技術人員一定得解決這個問題,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你不怕你提一個科學任務,提十個科學任務,沒這個手段,你發射不上去是不是,是這樣的情況。
王志:那作為工程技術人員,會不會有一種失落,最后為他人做了嫁衣裳這種感覺。
孫家棟:我感覺到應該引以自豪,是我們中國的航天事業給我們中國科學家創造這么有力的手段,假設我們科學家用這些數據,能發現研究出來新的內容,在世界科學界的水平上拿出更高的成果,我認為作為我們工程技術人員來講,應該引以自豪。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