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館的生意好了
“來照相的都是當兵的!”照相館胡店長高興得揚了揚眉毛,“換裝了,每天都有不少當兵的來照相。有的就在我這里照,有的沖洗他們自己拍的。”
北京西城區護國寺胡同里,有一家非常不起眼的照相館,平日里生意冷冷清清。不過,自從2007年8月1日以來,接連幾周時間,這家照相館的生意突然好了起來:照相館附近,駐扎著幾個部隊單位。這些軍人們,在2007年8月1日建軍節,收到了最好的“節日禮物”——07式軍服。“發了新軍裝我馬上去照相,我媽讓我趕快寄回家看看!”一級士官黃本超說。
母親想看的無非是兒子的嶄新形象,為了滿足他們對自我形象的更高期許,一些駐京部隊的貼心干部干脆把理發師傅請到營區里為兵服務。
與照相館店長和理發師傅們同樣繁忙的還有諸家媒體。自從新華社發出解放軍要換裝的消息之后,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不約而同地把主題框定為解放軍換裝和建軍80周年。兩大官方網站新華網、人民網的論壇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換裝成為網友熱評的話題;而幾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中華網,半天時間網友就跟帖幾千條。英國《泰晤士報》網站7月3日則以“軍隊完成時尚革命的長征”為標題報道解放軍換裝。
仿佛就在一瞬間,07式軍服成為一種強大的輿論氣流。新裝語境下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的上海合作組織聯合軍演、海軍艦艇編隊出訪“俄、英、西、法”四國、人民大會堂舉行全軍英雄模范代表大會、河南武警總隊協助地方救出69名煤礦工人等消息,成為這支以“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為傳統的軍隊的最新注釋。
07式軍服對于解放軍的意義有多大,短時間里似乎很難厘清。一些頗有意味的消息是,廣州軍區某部開始將原來折放衣服的衣柜改成了豎式衣柜,以便懸掛衣服;濟空某部也將熨斗和燙衣板發到各連隊,也許將來擦皮鞋、熨衣服等技能也會成為解放軍新兵訓練內容;海軍也為基層下發了縫紉機為軍人綴釘袖章提供方便。
07式軍服還對一些個體產生了微妙的影響。8月底的一天晚上,北京某部隊大院。天已經完全黑下來,干事駱文輝還在操場雙杠上打磨著他的肌肉。由于長期伏案工作,加之缺乏鍛煉,不到30歲的他“將軍肚”清晰可見,“老婆笑話我說軍銜不到將官,身材上已經符合將軍標準了。我得盡快把自己的肚腩減下去,就為了穿上新軍服好看點。”
官方媒體宣示,“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也是我軍最全面、最系統、最順利的一次軍服改革。”
換裝緣起
新一代服裝的研究論證工作,始于87式服裝全面裝備部隊后的1993年初。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部隊成為新式軍服的“試驗田”。1997年5月1日起,新一代服裝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隨后,1999年駐澳門部隊也穿上了這套被稱為97式的軍服。
按總后勤部部長廖錫龍的說法,87式軍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式不夠統一、系統不夠配套、品種不夠齊全、顏色不夠協調、樣式不夠美觀等問題。“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近30年來,國家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及提高官兵的生活水平提供了較為豐厚的物質基礎。”
換裝,被提上了議程。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承擔了這次設計軍服的任務。現任所長楊廷欣介紹,根據《“十一五”軍隊后勤建設規劃綱要》,2005年3月,“由總后首長直接掛帥,軍需物資油料部門成立了軍服改革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論證工作,軍需裝備研究所成立了由幾十名紡織材料、服裝、服飾、鞋帽等精兵強將組成的科研攻關小組。”
2005年2月,總部有關部門在一定范圍內向社會公開征集軍服設計方案,但入選的草案顯然不能令楊廷欣等軍服專家滿意。楊廷欣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說穿衣戴帽各有所好,這是從個人的角度,但是作為軍服的設計,必須要符合我們部隊正規化的要求,符合部隊作戰訓練的要求,同時還不能炫耀,不能太花哨,因為在冷兵器時代大家主張那種大紅大綠,要顯示軍隊,在當今社會是講求隱蔽、隱身,同時能夠跟這個世界,跟這個社會融為一體。”
于是,軍需裝備研究所的專家們從顏色、面料、工藝、服飾等方面,設計了11輪改革方案和實物樣品,制作服裝、鞋、帽樣品數千余套,制作服飾樣品萬余套,并20多次集中會審。有關部門還先后5次邀請軍內外知名美學、服裝專家分析點評,9次分別征求了軍委、總部、軍兵種領導和機關有關部門的意見,經過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軍服調整改革方案。
從2006年4月起,軍委領導先后聽取了軍服改革總體論證方案匯報,并集體審查了實物樣品。隨后,軍委主席胡錦濤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分別審查和審議通過了軍服調整改革方案,作出了2007年8月1日全軍換發07式軍服的重大決策。
07式軍服,成為解放軍最好的生日禮物。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