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 臺海通道跳出學者圈
“海峽兩岸通道學術委員會”的負責人由福建省交通廳廳長擔任,有了新的意義。
新京報:前年,交通部提出了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規劃,這是否與臺海隧道的構想有關?
吳之明:我認為,這意味著目前臺海通道的研究已經跳出學者圈,獲得國家交通部門的支持。交通部在2005年的這次規劃里,正式將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列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并以通道北線(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作為規劃方案繪入全國高速公路網規劃圖。
新京報:這次在福州召開的海峽兩岸信道(橋隧)工程學術研討會被稱作“第一屆”,但是據我所知,此前已經召開過多次研討會。
吳之明:是的,這個專題研討,實際上已經召開了五屆了。第一屆其實是在1998年開的,是臺灣大學與清華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合辦的。這個論證中心,是研究院的領導看到我的報告后于1997年組織成立的,我是主任。
這次福州的會議為什么叫第一屆,是因為政府介入了,由福建省交通協會和臺灣中華道路協會共同主辦。會上成立“海峽兩岸通道學術委員會”,委員會的負責人由福建省交通廳廳長擔任,有了新的意義,所以才叫第一屆。
未來 兩岸經濟都將受益
隧道建成后,臺灣與福建合起來的GDP,應該是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這幾個大的經濟區是相當的。
新京報:你能預測一下這個隧道什么時候開始動工嗎?
具體形式是公路還是鐵路?
吳之明:這個不好預測,我只是科學家,政治方面的問題是政府要解決的事情。至于具體形式,目前還沒深入到這一步,我想呢,盡可能應該是公路與鐵路都要有,這是比較好的做法。
隧道的出現會帶動兩岸的經濟的發展,包括福建、海峽西岸。現在我們國家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實際長久以來,因為兩岸關系的不確定因素,海西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影響,海峽兩岸應該形成一條經濟走廊。臺灣與福建合起來的GDP,應該是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這幾個大的經濟區相當的。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