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面對面)知乎創始人周源:讓年輕人找到向上的答案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題:知乎創始人周源:讓年輕人找到向上的答案
作者 王濤
年輕人作為數字時代的“原住居民”,是被互聯網深刻影響的群體。作為主要中文互聯網問答社區,知乎如何讓年輕人找到向上的答案?知乎在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上可扮演哪些角色?中新社“兩會·面對面”邀請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源進行解讀。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青年是中國的未來,現在有個說法:“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對中國的年輕人,您怎么看?
周源:知乎用戶中,有相當高的比例集中在18歲至35歲,即“人生的第二個十八年”。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正在升入大學、組建家庭、走進職場、初為父母,是人生中最具有探索、求知、表達欲望的階段,面臨的問題最多,也最需要尋找專業解答。
我們的創作者大多具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專業人士也非常愿意來知乎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我們提出了“獲得感”為核心的內容標準,這個標準很好地契合了好奇心、興趣、有用性的用戶需求,獲得了大量年輕用戶的信任和青睞。
中新社記者:當年您做記者時,曾有兩條路擺在面前——一是繼續做記者,二是自己創業,您選擇了創業之路。作為“過來人”,能否給今天的年輕創業者一些建議?
周源:好的創業者,應該是“總搞得定的人”,這樣的人一定善于主動尋找目標。他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一定來自于強烈的目標感和對實現目標具體行動的掌控感,而且目標必須得是對人類社會有益的。
總搞得定的人,也一定是能夠專注做事的人。他必須具有判斷輕重緩急的敏銳嗅覺,然后全神貫注去解決優先事項。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躺平”“佛系”“擺爛”等口頭禪在年輕人中“出圈”,我們怎么能更好地“讓年輕人找到向上的答案”?
周源:為讓年輕人找到向上的答案,我們對產品進行了不斷優化和精細運營,引入了優質、權威、健康的內容,讓社區輿論氛圍朝著積極健康方向發展,幫助青年提振精氣神。
近年來,我們推出了“燈塔計劃”,目的是鼓勵創作者像燈塔一樣,通過有影響力的內容創作,“映照”更多人。我們還與科普中國共同舉辦了“向科學要答案”活動,希望真正的科學知識獲得傳播,讓辛勤的科技工作者獲得認可,讓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解答。
總而言之,要用獨特的社區氛圍聚攏青年、用巧妙的話題設計吸引青年、用優質的專業內容服務青年、用繁榮的內容生態涵養青年、用重大的主題策劃引領青年,在互聯網時代探索出了一條獨特路徑,讓青年找到向上的答案。
中新社記者:二十大報告中提到“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對布局職業教育賽道您有什么想法?
周源:教育行業,并不缺乏平臺。我們要做的是用技術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并聯合教育行業,為用戶解決職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關鍵問題。ChatGPT風光無兩,再次驗證了數字技術能夠帶給教育行業機遇和變革。
我今年準備的提案,涵蓋了加快知識開放、推動全民共享“數據紅利”和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希望能推動相關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和實施,為推進數字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目前,中國知識和學術領域存在著過度商業化、碎片化甚至一些渠道被壟斷的現象,大量知識和有價值的內容被閑置、割裂、封閉,形成了“數據孤島”。這不利于知識的高效利用和價值釋放。我建議,積極拆除“知識圍欄”,打破“流動壁壘”,加快知識開放,讓全民共享“數據紅利”。
中新社記者:作為主要中文互聯網問答社區,知乎可以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發揮哪些作用?
周源:某種程度上說,世界的本質是“問”進制。知乎的問答形式能讓用戶“省”時間,能促進整個社會的知識開放和知識普及。近年來,我們邀請了多位知名人物,就熱點事件或在重要節點到知乎解疑釋惑。這些優質問答內容很快從知乎擴散至全網,讓無數網友從中受益。
中國式現代化,有9個方面的本質要求。作為最大的中文互聯網問答社區,知乎可以結合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貢獻更多的優質內容,承擔起時代背景下的社會責任。
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方面,我們作為一個知識共享平臺,可以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分享,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在推動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方面,我們聚集了大量的行業專家和知名學者,他們可以通過分享科技領域的知識和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在收集社情民意,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用戶的反饋和討論,收集社會大眾對于民生問題和公共政策的意見、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在傳播中國聲音方面,我們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可以通過向國外用戶傳播中國聲音,提高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知和理解。(完)

-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4:12:21
- 2025年04月18日 13:41:09
- 2025年04月18日 10:46:46
- 2025年04月18日 10:39:30
- 2025年04月18日 10: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