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智庫·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與西方人權觀的差異在哪兒?如何增進中西方人權觀的溝通與交流?”中國新聞社19日在北京舉辦“東西問智庫·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專題研討會”,邀請七位中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權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視,自由、平等、反對歧視、保護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已經成為人們的基本訴求。中國近年來的人權事業發展取得了世所共知的成就,如何向世界更好地解讀中國人權理念、中國人權發展道路,促進中西人權觀文明互鑒,共同更好地參與、推動全球人權治理,已成為亟需解答的現實課題。
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研討會上致辭時表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局的進程中,各種挑戰和問題都亟須重新解讀和回答。其中,人權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同國家的人權理論及其實踐正顯示出不同結果,這也為世界人權理論發展提供良機和動力。中新社作為致力于架設世界溝通理解橋梁,促進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媒體,我們愿為中外有識之士提供平臺,向世界傳播專家學者們的真知灼見,共同推動中國和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進步。
中國人權研究會秘書長、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魯廣錦發言時說,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人民各項基本權利得到保障。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證明了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科學性、合理性。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張永和指出,沒有生存權和發展權,其他的權利都是無本之木。中國人權的理論和實踐,是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典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認為,中國人權進步是實踐兌現世界人權理論的新突破。中國的人權進步拓展了20世紀以來世界人權固有的發展道路,成為支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最堅定的大國力量,更為發展中國家重走人權提升之路提供了新的選項。
對于西方一些國家對中國新疆人權問題的關切,新疆大學副校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祖力亞提·司馬義說,“自小在新疆成長,我親眼看到各民族因勞動而過上美好生活的生動圖景。這是新疆各民族自主自愿的過程,是得到政府切實保障的過程,是體面勞動、幸福生活的過程,根本不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她指出,新疆各民族群眾在陽光下體面勞動,他們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付出都應受到尊重、體現價值、得到回報。
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Michael Borchmann)引用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話說,西方的人權觀是西方歷史的產物。“作為一名德國人,受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傳統影響,我會在本國捍衛人權。但我絕不會強迫其他具有不同傳統的國家去接受西方人權觀。”
英國倫敦市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John Ross)表示,世界越了解中國在人權領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就越希望本國人權狀況的改善也能夠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視和推進,他們就越理解和認可中國。
歐洲知名漢學家、瑞士比較法研究所中國法律專家勝雅律(Harro von Senger)指出,2000多年前,中國有哲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發展權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非常重要,僅圍繞個人的人權觀是狹窄的。事實上,中國與西方在很多人權問題上都有共識,且共識遠大于分歧。(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9日 17:01:41
- 2025年01月09日 16:55:10
- 2025年01月09日 15:43:08
- 2025年01月09日 12:04:16
- 2025年01月09日 09:55:02
- 2025年01月09日 09:38:47
- 2025年01月08日 20:44:42
- 2025年01月08日 17:19:55
- 2025年01月08日 17:04:52
- 2025年01月08日 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