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技術條件并不難,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身份證號碼已經具備,難就難在地方利益的平衡和補償。
坊間“養老保險實行全國統籌至少還需要30年”的傳言終被打破。28日,經過三年歷經四次審議之后,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社會保險法。這是立法機關首次就社保制度進行立法,其中明確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
養老保險到底何時實現全國統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給出了答案:最快需要5年時間。拋開這個時間長短不論,以立法形式將養老金的異地轉移接續上升到法律層面,這足以稱得上是社保制度的一大進步。
細看社會保險法,可圈可點之處有很多。比如,養老保險可“異地漫游”,從而解決“人走,養老保險帶不走”的弊端。近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都出現了農民工退保潮。其原因即是他們繳存的養老保險不能隨身轉移,跨地區的繳費年限不能累計計算,而這又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參保熱情。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由于社保關系無法異地轉續,農民工的基本養老保險總體參保率僅為17%。此次通過的社保法明確規定,個人跨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將養老保險由“地方糧票”變成“一卡通”,打破制度障礙,任何群體都可以異地轉移接續,退保也就不治而愈。
再比如,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際上要想保證養老保險的“異地漫游”,也只有將現在的地區統籌上升為國家統籌層面,打破各地“劃疆而治”的利益格局,方能實現轉移接續。眾所周知,囿于經濟發展不同,各地社保繳費標準和待遇高低有別,尤其是東西部差距巨大,像海南省文昌市曾經出現部分農民每月只能領到3元養老金這種“駭人聽聞”的丑聞。這種現狀也阻礙了養老保險賬戶在全國范圍內的“無縫”劃轉,并出現了“轉出地受益,轉入地受損”的結果。這不但不利于養老保險的全覆蓋,也在制度上為“異地漫游”設置了障礙。要解決這一難題,出路就是實現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
而且,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還有利于改變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難的尷尬。據悉,目前我國社保基金結余2萬億元,但13年利息損失竟高達6000億元。將養老保險基金放到全國“一盤棋”中來投資運營,至少為扭轉困境提供了可能。
當然,諸多亮點無須細說,社保法的通過,其最大意義即在于在制度上為實現全國統籌掃清了障礙。然而,政策性壁壘清除了,具體的配套措施必須緊跟上,否則“最快5年”很可能又變成漫長的等待。
社保法多處規定了授權條款,如: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具體辦法,社會保險統籌的具體時間、步驟等等,都由國務院規定。這個具體時間和步驟,尚待明確。為此,必須將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措施以及制度規定列入議程,而不是放在案頭,慢慢地再調查研究。實際上,實現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技術條件并不難,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身份證號碼已經具備,難就難在地方利益的平衡和補償。雖然目前已有25個省級單位達到了省級統籌的標準,然而要平衡這些利益分配,恐非易事。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錢”,以立法的形式明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毫無疑問是一大突破。我們期待配套的政策舉措能緊跟上社保法,讓全國統籌能一步到位,并越快越好。李龍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