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右翼浪潮背后,藏著超級富豪的利益代言人 | 國際識局
中新網4月4日電(鄭云天)當下,西方世界正經歷保守主義浪潮,極右翼勢力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強勢崛起。
就美國而言,共和黨經歷了茶黨運動的沖擊和特朗普執政時期的演變,黨內極右翼勢力顯著增強,在2024年的大選中,共和黨成功拿下了白宮和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
歐洲大陸同樣形勢嚴峻。
法國極右翼代表人物瑪麗娜·勒龐在過去幾年間迅速崛起,影響力持續攀升。

德國極右翼的選擇黨在2024年德國大選中的支持率高達20%,一舉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在意大利,極右翼勢力早已掌權。梅洛尼作為意大利極右翼政黨的代表,成功上臺且執政已超一年。
英國的極右翼政黨改革黨在2024年大選中的得票率也不容小覷,僅次于工黨和保守黨。
這股洶涌的右翼浪潮,究竟從何而來?
其一,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民眾長期積壓的被剝奪感被引爆,為右翼民粹滋生提供了溫床。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西方國家經濟并沒有本質上的好轉,民眾的生活水平受到嚴重損害。
而各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普遍采取量化寬松政策,這種大放水首先拯救了銀行和金融業的富人群體,并未惠及普通民眾。
這就造成了一個相當諷刺的狀況:明明是不顧風險、無序經營的巨富大亨們搞砸了一切,但他們在危機中卻沒有受損,也沒有承擔責任,反而繼續賺得盆滿缽滿。反倒是中低收入群體淪為犧牲品,被無情拋棄。
歐美國家的普通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噴薄而出,這成為民粹主義抬頭、右翼民粹崛起的根源所在。
無獨有偶,西方一些勢力前些年炮制的“阿拉伯之春”導致了嚴重的中東難民危機,在難民潮“后遺癥”的籠罩下,右翼民粹勢力憑借堅決抵制難民入境的強硬姿態,成功吸引大批選民關注。

右翼民粹政黨對中低收入階層展現自己的草根色彩,大聲疾呼反對精英統治,標榜自身是民眾利益的捍衛者。
不僅如此,右翼民粹政客大多嫻熟利用社交媒體傳遞自己的議程,通過簡短且接地氣的話語直擊選民內心。“病毒式”傳播的短視頻和各種具有煽動性的右翼模因,更是他們的助選利器。
相比之下,傳統建制派政客因循守舊,脫離民眾,不善利用社交媒體,僅憑政治資源和選舉聯盟維系權位。在互聯網時代,這種方式太過落后,自然無法抵抗民粹勢力的攻擊。
其二,右翼民粹獲得了巨富階層的支持,資金彈藥充足。
諷刺的是,右翼民粹盡管打著為民眾發聲的旗號,但他們背后的金主,大部分都是巨富階層。
德國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曾被爆出政治獻金丑聞。德國媒體調查發現,原來多年來一直暗中資助選擇黨的,是房地產巨頭亨寧·康勒。由于德國法律對政治獻金的限制,康勒特意使用假名賬戶,分批將大筆款項打給選擇黨。
另一位選擇黨捐款人是億萬富翁奧古斯特·馮·芬克二世。這位更是重量級,他的父親曾是納粹時期臭名昭著的銀行家,與希特勒合作密切。
馮·芬克二世間接資助了德國選擇黨下屬的政治報紙《德國信使報》,并涉足一家黃金交易企業,2013年,該企業的利潤被用來幫助創立選擇黨。

英國改革黨的最大捐款人是克里斯托弗·哈伯恩。這位富豪,多年來向改革黨慷慨解囊。
美國的情況同樣如此,2010年崛起的茶黨運動,是讓共和黨徹底走向極右的一場運動,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極右翼候選人,在初選中挑落現任議員。
但盡管這些極右翼候選人沒有名氣,卻手握大量政治資金,原來一直在背后鼎力支持他們的,正是巨富——科赫兄弟。
右翼民粹堅定支持自由市場經濟和減稅,同時批評國家干預和金融監管。分析認為,右翼民粹表面上聲稱自己是反精英的政黨,為普通民眾而戰,但實際上卻淪為超級富豪的利益代言人,其偽善本質昭然若揭。
超級富豪則通過扶植右翼民粹,一方面防止左翼民粹奪權,另一方面借右翼民粹上臺,營造更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經濟生態。
可以說,歐美的極右翼崛起,實則是巨富階層在自身引發的統治危機面前,妄圖通過資助各種極右翼勢力,壓制左翼民粹的崛起,進而穩固統治秩序的一場“資本游戲”。(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2日 15:26:50
- 2025年04月12日 15:25:48
- 2025年04月12日 11:43:56
- 2025年04月12日 11:42:18
- 2025年04月11日 13: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