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政要: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借鑒范本
中新網廣州12月5日電(記者 吳辛茹)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于12月2日至4日在廣州舉行,聚焦“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發展新機遇”主題。會上,中外政治家、戰略家、學者就“全球南方”合作中中國發揮的作用展開對話交流。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創始會長、學術委員會主席鄭必堅在大會演講中特別就中國式現代化在“全球南方”合作中起到的作用進行了闡釋。
鄭必堅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向世界證明了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轉型,從而也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此外,中國在文明安全、共同繁榮等方面的各項倡議主張完美契合了“全球南方”國家發展經濟,加強安全合作和獨立自主的迫切要求,為實現促進人類和平和發展事業注入了巨大動力。
埃塞俄比亞前總統穆拉圖·特肖梅同樣認為,中國現代化進程將進一步惠及“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南方”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平臺和最大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
穆拉圖談到,40多年的改革發展歷程讓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深度融合。中國的政策倡議和發展方向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中國強調向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南方”進一步開放,可以看作是一種包容的全球化,一個都不能少,每個國家都不能掉隊,這一宣言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舉措。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也成為許多國家直接投資的來源,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中國的發展和繁榮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投資機遇。在采訪中,他也提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制定未來發展藍圖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時,愿意將中國的發展道路作為參考。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借鑒的范本。
巴基斯坦“讀懂中國”論壇理事長、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前特使扎法爾·烏丁·馬赫默德分享道,中國的發展模式如今已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許多“全球南方”國家都認為,他們要想獲得同樣的發展,就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并沿著這一模式前進。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模式表現得非常出色。既然中國能夠做到,他們也可以效仿。
此外,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都體現了中國愿意與發展中國家分享其發展模式的開放包容,展示了其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作為。扎法爾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其重要意義,全球發展倡議則進一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倡議和理念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中國真心實意地希望幫助“全球南方”國家實現共同發展。
乍得前總理薩萊赫·凱布扎博則以經濟特區為例,介紹了中國諸多領域創新發展成果對南方國家的影響。他提到,近兩年,乍得人民也接受了經濟特區的概念。2023年,為促進區域內商貿和工業發展,提供稅收和海關等便利條件吸引外部投資,乍得政府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設7個經濟特區,進一步發掘國內工業化發展潛力。
他進一步強調,“我們非常欣賞中國的改革政策。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著明確的規劃,在諸多發展領域都走在前列。可以說,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補充道,與西方經濟模式相比,中國在國際合作中展現出的平等態度,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合作環境。(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7日 09:23:08
- 2025年04月17日 05:47:34
- 2025年04月17日 01:33:34
- 2025年04月16日 16:51:33
- 2025年04月16日 16:07:19